摘要 泛血管疾病是以血管病变(其中95%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可表现为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等,也可表现为2个及以上血管床疾病的组合,即...
摘要
泛血管疾病是以血管病变(其中95%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可表现为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等,也可表现为2个及以上血管床疾病的组合,即多血管疾病。我国泛血管疾病负担沉重,是我国人民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患者预后亟待改善。泛血管疾病的管理虽分属不同学科,但往往存在相似的危险因素及病理生理机制,在治疗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共性。抗栓治疗是泛血管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针对不同缺血及出血风险和病程不同阶段的患者,目前尚缺乏各学科统一的指导意见。
泛血管疾病定义和流行病学
泛血管疾病是以血管病变(其中95%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主要危害心、脑、肾、四肢及大动脉等重要器官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6]。广义的泛血管疾病还包括小血管、微血管、静脉以及肿瘤、糖尿病和免疫性血管疾病[7]。按照累及部位,泛血管疾病可表现为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PAD等,也可表现为2个及以上血管床疾病的组合,即多血管疾病[8, 9]。其中,PAD包括下肢动脉疾病(LEAD)、弓上动脉疾病(包括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及内脏动脉疾病(包括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等。
泛血管疾病的抗栓治疗
(一)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尽管动脉粥样硬化是泛血管疾病共通的病理基础,但斑块所处血管床血流动力学(如血流速度,剪切力)存在差异,会导致不同血管床疾病进展的程度不同[2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中2%~14%合并颈动脉病变,而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中约1/3合并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28];股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常晚于冠状动脉和颈动脉斑块,因此当已出现股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往往已经存在[27,29]。此外,不同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形态学也存在差异,比如,与冠状动脉/颈动脉的薄帽纤维粥样斑块不同,下肢动脉斑块的脂质含量更少,炎症(泡沫细胞)也较少,而纤维化更多。
(二)抗栓治疗的原则
泛血管疾病患者在启动抗栓治疗前应充分评估缺血和出血风险以决定治疗策略[1-4,30-32]。
1. 缺血风险评估:泛血管疾病患者的缺血风险评估包括血管床病变数量、血管病变复杂程度及合并的缺血高危因素(表1)。多血管疾病患者应直接视为高缺血风险[1-4,12,17,30-33]。单血管疾病(CCS、PAD或缺血性卒中)患者应评估血管病变情况[19,21-22,34-35]及合并的缺血高危因素情况[2,20,23-24,31],如合并相关风险因素可评估为高缺血风险(表1)。TIA患者可应用ABCD2评分进行卒中风险评估[36]。
2. 出血风险评估:单纯高龄不应视为高出血风险,仍应合并其他至少一种出血风险因素。脑微出血与颅内出血及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增加均有关,但是否影响卒中二级预防的抗栓决策尚无定论。在既往缺血性卒中或TIA病史患者中,无论脑微出血是否存在,负荷(包括脑微出血≥20个)或解剖分布情况如何,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绝对风险始终高于颅内出血[39]。研究发现利伐沙班2.5 mg每日2次+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单药相比并未增加颅内出血风险,提示MRI发现的脑微出血未增加强化抗栓相对于阿司匹林单药的颅内出血风险[40]。
图片
3. 抗栓治疗临床路径:对于泛血管疾病患者,应根据累及血管病变部位、缺血及出血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SAPT或强化抗栓方案(图1)。强化抗栓方案包括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或双通道抗栓治疗(DPI;即阿司匹林75~100 mg/d+利伐沙班2.5 mg每日2次)[1-4,31,41]。
图片
图1 泛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期抗栓治疗临床路径
4. 泛血管疾病不同病程阶段的抗栓治疗策略:对于泛血管疾病患者的不同病程阶段,需动态评估缺血和出血风险,并采取不同的抗栓治疗策略(图2)[1,5,33,42]。对于多血管疾病患者,如某部位血管病变处于急性期或需进行相关血运重建术,应首先在相应专科依据相应的指南进行诊治,抗栓治疗应遵照该部位血管病变急性期或血运重建术后的处理原则;如某部位血管病变进行血运重建术后,近期在其他部位血管病变也需要进行血运重建术:首先建议根据血运重建术的紧急情况,尽可能延期至急性期结束后再进行手术;如仍需紧急或急诊血运重建术,应仔细考虑所使用的抗栓药物、剂量及末次给药时间以最大程度降低出血风险。
图片
图2 泛血管疾病不同病程阶段的抗栓治疗策略
(三)多血管疾病的抗栓治疗
多血管疾病属于血栓高风险,如非高出血风险,宜进行强化抗栓治疗。
推荐意见1:对于CCS合并LEAD或颈动脉疾病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应考虑DPI治疗(阿司匹林75~100 mg/d + 利伐沙班2.5 mg每日2次)(Ⅱa,B)。
对于伴既往心肌梗死史的CCS合并LEAD或颈动脉疾病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应考虑DPI或DAPT治疗(Ⅱa,B)。对于伴复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CCS(包括左主干PCI、分叉病变PCI、多支血管PCI、≥3个支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CI或支架总长度>60 mm)合并LEAD或颈动脉疾病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应考虑DAPT治疗(Ⅱa,B)。对于CCS合并LEAD或颈动脉疾病患者,如伴高出血风险,推荐SAPT治疗(Ⅰ,A)。
推荐意见2:对于CCS合并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应考虑DPI治疗(阿司匹林75~100 mg/d+利伐沙班2.5 mg每日2次)(Ⅱa,B)。对于CCS合并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如伴高出血风险,推荐SAPT治疗(Ⅰ,A)。
推荐意见3:对于LEAD合并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应考虑DPI治疗(阿司匹林75~100 mg/d+利伐沙班2.5 mg每日2次)(Ⅱa,B)。对于LEAD合并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如伴高出血风险,推荐SAPT治疗(Ⅰ,A)。
推荐意见4:对于LEAD合并颈动脉疾病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应考虑DPI治疗(阿司匹林75~100 mg/d+利伐沙班2.5 mg每日2次)(Ⅱa,B)。对于LEAD合并颈动脉疾病患者,如伴高出血风险,推荐SAPT治疗(Ⅰ,A)。
推荐意见5:对于3个血管床疾病(CCS+LEAD或颈动脉疾病+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应考虑DPI治疗(阿司匹林75~100 mg/d+利伐沙班2.5 mg每日2次)(Ⅱa,B)。对于3个血管床疾病患者,如伴高出血风险,推荐SAPT治疗(Ⅰ,A)。
(四)单血管疾病的抗栓治疗
1. 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推荐CCS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改用吲哚布芬或氯吡格雷[1,53-54]。
图片
推荐意见6:对于行复杂冠状动脉PCI(包括左主干PCI、分叉病变PCI、多支血管PCI、≥3个支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CI或支架总长度>60 mm)的CCS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应考虑延长DAPT治疗(Ⅱa,A)。
图片
推荐意见7:对于非心源性缺血卒中或TIA患者,推荐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长期二级预防,首选阿司匹林50~300 mg/d或氯吡格雷75 mg/d(Ⅰ,A)。阿司匹林(25 mg)+缓释型双嘧达莫(200 mg)每日2次或西洛他唑(100 mg)每日2次均可作为替代治疗药物(Ⅱa,B)。对于发病在24 h内、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3分)或高风险TIA(ABCD2评分≥4分)患者,如无药物禁忌,推荐给予氯吡格雷(75 mg)联合阿司匹林(75~100 mg)治疗21 d(氯吡格雷首次负荷剂量300 mg、阿司匹林75~300 mg),后改为SAPT治疗(Ⅰ,A)。对于发病在24 h内、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卒中(NIHSS 评分≤3分)或高风险TIA(ABCD2评分≥4分)患者,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推荐进行CYP2C19基因快检,如为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推荐给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21 d,之后改为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单药治疗(Ⅰ,A)。对于发病30 d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70%~99%)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90 d,之后改为SAPT作为长期二级预防(Ⅱa,B)。对发病在24 h内、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5分)或高风险TIA(ABCD2评分≥4 分)患者,且伴有同侧颅内动脉轻度以上狭窄(狭窄率>30%),推荐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治疗30 d,之后改为SAPT治疗(Ⅱa,B)。
推荐意见8:颈动脉疾病(颈动脉管腔狭窄>50%或血运重建术后)患者长期二级预防推荐阿司匹林治疗,若患者阿司匹林不耐受,可选用氯吡格雷或吲哚布芬(Ⅰ,B)。对于伴高缺血风险的无症状颈动脉疾病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可考虑DPI治疗(阿司匹林75~100 mg/d+利伐沙班2.5 mg每日2次)(Ⅱb,B)。
推荐意见9:对于症状性LEAD患者,推荐采用SAPT治疗(Ⅰ,A),也可采用DPI治疗(Ⅱa,B);如为高缺血风险且非高出血风险,应考虑首选DPI(Ⅱa,B)。对于行血运重建(手术或血管内介入)的LEAD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应考虑DPI治疗(Ⅱa,B);如伴高出血风险,推荐SAPT(Ⅰ,A)。
(五)特殊人群的抗栓治疗
特殊泛血管疾病人群的抗栓治疗策略主要依据单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目前仍缺乏针对特殊多血管疾病人群的抗栓证据。
1. 高龄患者:高龄患者是血栓栓塞及出血的高危人群,抗栓策略可根据缺血/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确定[102]。高龄患者需注意:肝肾功能不全及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可能增加药物间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风险,建议对高龄患者加强综合管理,并适当调整抗栓强度[32,103]。老年人抗栓治疗中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出血、肾功能衰竭和神经损伤,这些都需要特别注意。在选择抗栓方案时需要根据合并症选择具体的抗栓方案[32]。高龄患者若有不可接受的高出血风险,可选择单抗或缩短强化抗栓疗程[104],如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考虑吲哚布芬[54]。
2. 胃肠道疾病:质子泵抑制剂(PPI)可以减少使用抗栓药物治疗患者的胃肠道出血风险,可能是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105]。PPI抑制CYP2C19,特别是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会降低氯吡格雷的药效学反应。若氯吡格雷与PPI需要联合应用,应选用对CYP2C19抑制强度小的PPI。使用抗栓药应注意评估消化道出血风险,多种胃肠道疾病,如既往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病史、炎症性肠病、食管炎、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肿瘤等是出血高危人群。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加重抗栓药物的消化道损伤风险。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危险因素。如阿司匹林不耐受可考虑吲哚布芬[54]。
推荐意见10:部分PPI通过CYP2C19竞争性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可能影响其临床疗效,因此与氯吡格雷联用时,推荐使用受CYP2C19 影响较小的PPI(如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不建议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同时使用(Ⅱa,A)。
3. 心房颤动:当CCS与房颤合并存在时,推荐单纯抗凝治疗,联合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但增加出血风险。对于ACS和(或)PCI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建议参考2020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102]。
4. 心脏瓣膜疾病:目前尚缺乏泛血管疾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抗栓治疗的循证证据。对于泛血管疾病慢性期患者,如合并具有抗凝指征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推荐华法林长期单药抗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范围2.0~3.0];如合并主动脉瓣或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抗凝,直至华法林治疗效果稳定后,采用华法林长期单药抗栓(INR目标范围1.5~2.5)[106, 107]。
5. 慢性肾脏病:建议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泛血管疾病患者诊断和治疗策略与肾功能正常者相同(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降低抗栓强度)。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出血风险增加,抗栓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应谨慎考虑[30]。阿司匹林慎用于肾功能下降的患者,而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禁用。肾功能损害患者应用氯吡格雷经验有限,应慎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用于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不推荐用于尿酸性肾病或肾透析患者。肌酐清除率为15~29 ml/min的患者应慎用利伐沙班,不建议将利伐沙班用于肌酐清除率<15 ml/min的患者。
6. 肺栓塞:对于新发肺栓塞的泛血管疾病患者,应根据《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2018)》进行急性肺栓塞的处理[108];对于目前正进行SAPT/DAPT/DPI治疗的患者,如需接受抗凝治疗,应根据泛血管疾病所处的阶段和当前的抗栓治疗调整方案(表3)[109]。
图片
对于限定抗凝疗程的肺栓塞患者,如在前3个月内需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建议延迟介入治疗至患者完成抗凝疗程;如患者为无限期抗凝,或限定抗凝疗程且在前3个月内、但需紧急或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应仔细考虑抗栓药物及剂量以最大程度降低出血风险,介入术后可采用P2Y12抑制剂(首选氯吡格雷)+全剂量的抗凝药物治疗,疗程同介入术后推荐的DAPT疗程[109]。
7.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附壁血栓:左心室血栓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研究显示,4%~39%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合并左室血栓[110]。从左心室血栓的形成机制和既往的研究结果来看,严重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高心肌瘢痕负担、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尖壁运动异常、急性心脏栓塞史、左心室室壁瘤是左心室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110, 111]。
有既往研究显示,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短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可预防左心室血栓的形成或栓塞[65,112];近期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研究也显示,前壁STEMI的患者在DAPT基础上加用2.5 mg每日2次利伐沙班30 d可以减少左心室血栓的形成,增加临床净获益[65]。但是对于未经影像学证实的附壁血栓形成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常规使用预防性抗凝治疗对于减少MACE的获益尚未完全明确[110,113]。因此,考虑到左心室血栓的形成主要是在心肌梗死后的早期,在充分个体化评估出血风险和左心室血栓形成风险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短期(1~3个月)预防性抗凝治疗[110]。
对于已经合并附壁血栓形成的心肌梗死后患者,推荐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口服抗凝药治疗。可选择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或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后者包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和达比加群。但上述建议多基于回顾性研究,目前尚缺乏前瞻性随机化试验对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血栓的最佳抗凝方案进行探索。对于抗凝治疗的时长,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意见。一般认为至少3个月,并在3个月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血栓的溶解情况,结合患者的出血风险和左心室血栓复发的风险,决定是否继续抗凝[110,114]。
(六)抗栓治疗中的凝血监测和血小板功能评估
除部分传统抗凝药物外(如:华法林、普通肝素、阿加曲班和比伐芦定等),其他常见的NOAC治疗期间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但由于临床情况复杂,患者个体差异大,在特殊情况下,建议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认药物暴露量,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如需调整抗血栓药物的剂量,则应选择标准化及稳定性较高的凝血功能指标作为依据(扫描首页二维码查看附录表2)[115-119]。
临床研究中评估NOAC药物浓度的常用方法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LC-MS/MS),但检测费用昂贵,导致其在临床难以广泛应用。抗Ⅹa因子活性实验(anti-FⅩa)可定量检测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艾多沙班的血药浓度,经药物校准后的anti-FⅩa结果与上述药物在治疗范围内血药浓度呈线性相关[116]。由于药物谷值浓度与临床出血事件高度相关,所以可考虑测定药物的谷值浓度。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目前尚无公认的血药浓度治疗范围和危险临界值。药品说明书提供的血药浓度范围主要源自药物临床试验,普遍缺乏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验证。因此,目前在评估血药浓度的临床意义时,需结合凝血酶原时间(PT)、患者个体特征、联合用药情况与临床表现综合分析[115]。
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患者,尤其是高缺血风险的患者,应每3~6个月检测1次血小板功能。当发生治疗策略调整时,应增加监测频率;如果发生出血事件,应立即检测血小板功能。对于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患者,不推荐使用光学比浊法(LTA)检测血小板功能。血栓弹力图(TEG)的血小板图法不受血小板减少的影响,但检测费用较高。如LTA法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聚集率<20%或TEG的血小板图检查结果显示ADP血小板抑制率>90%,说明血小板功能低下,需根据出血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逆转治疗[115,118]。不建议根据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调整阿司匹林的剂量[118]。
泛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同时接受两种及以上的抗血栓药物治疗,这会增加实验室检测方法判断药物效果的难度,在解读检测结果时应综合考虑不同抗栓药物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表4)。
图片
四、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的出血管理
(一)抗栓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处理原则
1. 抗栓相关出血的处理:对于抗栓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应评估出血部位、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及最后一次服用抗栓药物的时间及其他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出血严重程度可分为微小、轻度、中度、严重和危及生命的出血。临床上大多数为无需进行医疗干预的微小出血,严重出血相对少见。强化抗栓治疗期间发生出血,应根据出血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决策(图3)[116,128-129]。对于危及生命的出血,除了应尽早进行确切的止血治疗外,也考虑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使用特异性逆转剂Andexanet alfa(针对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所致出血)[130]。
图片
图3 强化抗栓治疗期间发生出血的推荐处理措施
2. 抗栓相关出血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抗栓治疗相关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可能涉及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呼吸科、泌尿科、血管外科、腹部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血液科等多个学科[129]。在出血的评估及处理过程中,可能需多学科协作诊疗,以做出最佳临床决策:(1)对于轻度以上出血,处理出血的同时,需识别并治疗可能导致出血的共患疾病(如消化道溃疡、肾结石、痔疮、肿瘤等),应邀请相应专科进行会诊甚至必要时转诊;(2)对于严重出血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如保守治疗无法止血,应根据出血部位邀请相应专科会诊或转诊,考虑外科手术、内镜止血或介入治疗[128]。
图片
(二)出血后的抗栓治疗
1. 一般原则:对于SAPT过程中的出血,轻微出血者可在严密监测下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严重出血者应平衡血栓和出血风险,首先考虑停药,并针对出血进行处理,包括支持治疗和外科治疗等。
对于强化抗栓治疗中发生出血的患者(图3),应重新评估出血和缺血风险,再考虑继续强化抗栓或调整抗栓方案,包括缩短强化抗栓时长、改用效力较弱的抗血小板药物、减少抗血小板药物剂量或改为SAPT治疗(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优先选择出血风险较低的抗血小板药物)[119,128]。
2. 消化道出血后的抗栓治疗:对于轻度消化道出血,在密切监测下无需停用抗栓药物。对于中度及中度以上消化道出血已被控制且无抗栓禁忌证者,应尽快恢复抗栓治疗,可考虑在7~14 d重启抗栓治疗[116]。满足下列条件可考虑消化道出血已得到控制:(1)血流动力学稳定;(2)不输血时血红蛋白稳定;(3)血尿素氮不继续升高;(4)肠鸣音不活跃;(5)便潜血转阴(非必要条件)[129]。
365建站3. 颅内出血或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的抗栓治疗:颅内出血患者存在出血和缺血事件的双重风险。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对于正在进行抗栓治疗而发生颅内出血的患者,重新启动抗血小板治疗对再发颅内出血风险仅有轻微影响,但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二级预防获益要远大于颅内出血风险[131]。建议颅内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如无抗栓禁忌者,通常可考虑在4~8周内重启抗栓治疗,抗栓治疗前应再次行CT/MRI检查[116]。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不建议继续抗栓治疗,应积极纠正原发疾病后再评估抗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率为8.5%~30.0%,其中症状性出血转化为1.5%~5.0%[132]。无症状出血转化预后与无出血转化相似,其处理方案目前仍缺乏明确依据,处理措施建议参考我国脑出血诊治指南[133]。发生症状性出血转化后,应停用所有抗栓治疗药物;对于仍需抗栓治疗的患者,可在病情稳定后10 d~数周后开始抗栓治疗[48]。
五、展望
泛血管疾病防控理念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性评估和综合防治,在此基础上针对血管病变、靶器官损伤进行个性化治疗,这就意味着必将涉及到跨学科的协作诊治,实现从疾病治疗到综合管理的转变。
目前针对泛血管疾病患者的循证依据非常有限,难以形成系统性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抗栓治疗建议。期待未来有更多聚焦于泛血管疾病患者的基础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涌现,为深入了解泛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患者的缺血风险分层,以及优化的抗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作为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现已初见成效(包括血管介入机器人、增强现实技术的导管室应用等)。未来,人工智能将渗透入泛血管诊疗的方方面面,在其辅助下,将建立全新的诊断、治疗、人群健康管理、预后随访的临床心血管疾病诊疗体系,为中国泛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创造更大提升空间。此外,通过开展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PVMC)建设,建立标准化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平台和操作流程,通过多学科合作,开展早筛、早诊,将高危人群和泛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统一筛查路径,重视长期随访,构建我国泛血管疾病预防和诊治服务网络,早日迎来我国居民心血管事件的拐点,完成从诊治血管疾病到恢复血管健康的转变。
引用本文: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4, 104(12) : 906-923.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31101-00959.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通信作者: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 200032,Email:ge.junbo@zs-hospital.sh.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