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具有季节性传播、极强的传染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多急性起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可有畏寒、寒战,常伴咳嗽,多为干咳,流清水样涕或黏涕,咽...
流行性感冒具有季节性传播、极强的传染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多急性起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可有畏寒、寒战,常伴咳嗽,多为干咳,流清水样涕或黏涕,咽痛,吞咽时可加重,多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重症患者甚则危及生命。儿童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九味羌活汤与银翘散这两个经典方剂治疗流感,收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临证运用需把握关键鉴别点。九味羌活汤证多见恶寒重、头身痛、苔白腻;银翘散证则以发热重、咽红肿痛、舌红为特征。对于寒热错杂证,可两方化裁合用,如遇表寒未解而里热已炽者,取九味羌活汤之羌活、防风配银翘散之金银花、连翘,形成表里双解之剂,同时结合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易积易滞”的特点,配合加减应用。如尽早使用清气药,不必拘泥于“在卫散之即可,到气才可清气”的观点,避免邪热入里。同时配合加减消食导滞药,如配合大黄、枳壳、莱菔子、焦三仙等,避免积滞化热。
寒湿困表,以九味羌活汤解表祛湿
患者男,5岁,突发高热39.2℃,恶寒无汗,头痛如裹,四肢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正常,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此风寒夹湿证,方用九味羌活汤加减:
羌活6g,防风6g,苍术6g,细辛1.5g,川芎6g,白芷6g,黄芩6g,生地黄9g,甘草3g。
服药后2小时周身微汗出,体温降至37.8℃,次日复诊热退痛消。
按 九味羌活汤源于张元素《此事难知》,其中羌活为君,配伍防风、苍术等九味药材,构成“解表祛湿,内外分消”的经典配伍。其组方之妙在于羌活散太阳风寒表湿,苍术祛太阴寒湿,细辛入少阴、白芷治阳明、川芎行少阳,起到分经论治的作用。而防风为风中润药,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黄芩、生地黄清泻里热,并防过于辛燥伤阴。甘草调和诸药。九味药配伍,既能治风寒表湿又可兼清里热。
笔者所处地域为长江流域,空气常较为湿润,流感流行时常风寒兼夹湿邪并行,故而运用九味羌活在此时常常屡获奇效。
在药物加减方面,如汗出不彻,一身尽疼,可加入麻黄、桂枝、苍术等发腠理之湿邪;如口苦、咽干、胁下胀痛,可加入柴胡、赤芍、大黄、枳壳清解少阳、阳明之邪;如湿邪除身痛表现外,还有大便黏滞、脘腹胀痛、脉偏濡缓等,可加入藿香、陈皮、厚朴、茯苓、防己、通草、薏苡仁等利小便实大便以渗湿利水。同时九味羌活汤重治上焦风湿,如出现以下肢、腰背酸痛为主,兼阴部潮湿、足底汗出等下焦症状,还需合并四妙丸以清下焦湿热;不通则痛,也可酌情选用赤芍、鸡血藤、威灵仙、丹参、络石藤、地龙等活血通络祛湿药以解湿浊血瘀之弊。
风热袭肺,以银翘散解表清热
患者女,7岁,发热39.8℃,持续3日,咽峡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咳嗽痰黄,舌红,苔薄黄。检测提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此属风热犯肺证,方用银翘散加味:
金银花10g,连翘10g,淡竹叶6g,荆芥6g,牛蒡子6g,淡豆豉6g,薄荷3g(后下),桔梗6g,生甘草3g。
配合物理降温,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37.5~38.2℃之间,第3日热退咳减。
按 银翘散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以金银花、连翘为君药,配伍竹叶、薄荷等轻清之品,形成“轻可去实”的治疗特色。现代药理学表明,金银花中绿原酸、连翘中连翘酯苷等成分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与方中牛蒡子、桔梗协同发挥抗炎解热功效。适合于流感初期及中期,温病在卫分及卫气之间的症状,表现为高热,无汗或微汗出,恶风,口干不多饮,咽喉肿痛及双眼胀痛,舌红,苔淡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用药加减方面,小儿稚阴稚阳,易虚易实,病情极易传变,可于卫分药中酌情加入黄芩、栀子、大青叶、板蓝根等清气药,杜绝邪入气分之弊;如已渐入气分,口干舌燥、大汗、脉洪大,需加入知母、石膏清气分实热;如高热致惊,逆传心包,需酌情加入水牛角、天竺黄、连翘心、牡丹皮、莲子心、石菖蒲或合并“凉开三宝”开窍醒神;如斑疹隐隐,热盛伤血,可加入牡丹皮、赤芍、大青叶、连翘、水牛角等以凉血消斑;如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眼球转动无力,大便难,此食滞胃肠,急下之,宜加入大黄、枳壳、厚朴以肃清中焦。(孙若愚 高军 孙彬 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365建站(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