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颈肩痛为临床中常见病症,是由颈部骨关节、韧带、肌肉、筋膜疾患及肩关节疾病所引起的颈肩部疼痛综合征。 作者多年来以防风通圣汤化栽治疗颈肩急性疼痛患者(包括颈椎病、颈肩肌...
图片
颈肩痛为临床中常见病症,是由颈部骨关节、韧带、肌肉、筋膜疾患及肩关节疾病所引起的颈肩部疼痛综合征。
作者多年来以防风通圣汤化栽治疗颈肩急性疼痛患者(包括颈椎病、颈肩肌肉劳损,肩周炎)多例,常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01
治疗方法
防风通圣汤:石膏、滑石各15克,连翘、黄芩各10克,山栀子8克,防风、荆芥、当归、白术、桔梗各6克,麻黄5克,薄荷(后下)、川芎、大黄、玄明粉(冲服)、甘草各3克。
加减:血压偏高或外寒证不明显者去麻黄;大便偏稀者去玄明粉、大黄;胃寒者去玄明粉、大黄、石膏、黄芩;夹有淤伤者,当归加至10克,川芎加至6克,加延胡索、红花各10克;妇女月经期去大黄、玄明粉、川芎。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体弱多病者慎用。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02
病案举例
患者:林某某,女,45岁。
患者5年来右肩常有明显疼痛,活动受限,医院诊为肩周炎,经常因天气变化,工作劳累而发作急痛症状。疼痛时服双氯灭痛、消炎痛、去痛片等药物稍有缓解,但用药后有经期延长、经量过多、胃脘呕逆症状。
近日工作量较大、工时延长、精神疲劳,又因感受风寒遂感右肩部疼痛加剧,呈热辣刺痛感、怕寒壮热、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有淤斑,诊断为肩周炎急痛症。考虑其月经期将至,予防风通圣汤去当归、白术,加红花、桃仁,服2剂。
患者服药1剂后大便通,症状明显好转,第三天月经来潮。逐去玄明粉、大黄、红花、桃仁,加桑枝、忍冬藤2剂,急痛症状完全消失,肩部活动自如。嘱平时如有发作可服防风通圣丸治疗,半年后随访未见急性发作。
03
体会
365建站防风通圣汤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宣明论方》一书,此方有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等症。
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解表,使风寒之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泄热通便,配伍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山栀子、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而解,更以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缓急。
清代名医王旭高谓:“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
颈肩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急性疼痛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痹阻于颈肩部肌肉、关节而成,治疗时应根据风、寒、湿、热等外邪的不同,而治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疏经通络之法。
作者在临床中发现,由于经济水平、生活条件的提高,颈肩痛患者常外受空调、风扇之“风寒”之邪,内受辛辣膏粱熏灼或工作、生活、精神压力的增大或长期熬夜,滋生内热,形成颈部疼痛难忍、头晕头痛、口干口苦、咽痛、舌红便干、尿赤等外寒内热的病机症状,针对此病机而选用防风通圣汤治疗更为合谱,临床效果满意。
(所刊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丨《医药星期三》2025年 总第1041期作者丨杨凯钿编辑丨李家华校对丨刘松雨二审丨张越终审丨刘慧英 钟汉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