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健康活力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肢体麻木的经验方,大道至简!

痹症指的是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而引起的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痹症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


痹症指的是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而引起的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痹症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其主要病机在于气血痹阻不通,导致筋脉关节失于濡养。

痹症的发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以及人体正气不足有密切关系。当人体正气虚弱时,风寒湿等邪气容易侵入机体经络,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进而产生疼痛。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痹症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如果病人体质阳盛或阴虚火旺,再感受风寒湿邪,邪可从热化,或直接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会形成热痹。

图片

【熊继柏教授治疗痹症经验】

熊继柏教授在治疗痹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根据患者的舌脉情况,精准辨证虚实寒热,并据此用药。例如,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被视为湿热瘀滞,治疗时应清热利湿、逐瘀止痛;苔薄白、脉浮紧者,则表明风寒湿邪阻滞,需祛风散寒除湿。对于不同病性的痹症,熊教授也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风胜者行痹,以疏风为主;寒胜者痛痹,以散寒为主;湿胜者着痹,以除湿为主。对于痹症日久、气血瘀滞的情况,熊教授善用黄芪虫藤饮等方剂,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黄芪虫藤饮功效】

365站群VIP

黄芪虫藤饮是熊继柏教授根据痹症“久病入络”、“病久必瘀”的特点创制的方剂。该方剂由黄芪、全蝎、地龙、僵蚕、蜈蚣、海风藤、鸡血藤、络石藤(或可用勾藤、忍冬藤)以及甘草组成。具体剂量可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一般常用量为:黄芪30克,全蝎5克,地龙10克,僵蚕15克,蜈蚣1条,鸡血藤15克,海风藤15克,络石藤10克,甘草6克。

黄芪虫藤饮的主要功效是益气活血、搜风通络。它主治痹证日久、气血瘀滞、经络不通之证。症见痹证日久不愈,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活动不利,甚则关节肿大变形,舌紫或暗红,舌边有瘀点,脉细或弦。方剂中重用黄芪,取“气行则血行”之义,因久病必虚,气为血之帅,故以黄芪益气以推动血行。虫类药物如全蝎、地龙、僵蚕、蜈蚣等,善走窜通达,能搜风通络止痛。藤类药物如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等,则能通利关节,舒筋活络。甘草则起到调和诸药,解药中毒素的作用。

在临床上,黄芪虫藤饮广泛应用于治疗痹症日久、气血瘀滞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生可以灵活调整方剂中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许多患者在服用黄芪虫藤饮后,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同时,该方剂还可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等病证,显示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虫藤饮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凝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如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虫类药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凝血等作用;藤类药物则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总的来说,黄芪虫藤饮是熊继柏教授根据痹症特点创制的有效方剂,其组成和剂量经过精心配伍,旨在益气活血、搜风通络。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均证实了该方剂在治疗痹症方面的显著疗效和安全性。

记忆

黄芪虫藤饮:吴奇隆赶海歇,鸡食蚕吴奇隆蜈蚣、黄芪、地龙赶海歇甘草、海风藤、全蝎鸡食蚕鸡血藤、络石藤、僵蚕

典型医案

【医案一】

患者严某,男,54岁,主诉四肢麻木,疼痛,且有沉重感,已持续三个月。患者自述日常活动受限,情绪低落,舌质淡,苔白腻,脉象沉细。

经诊断为气虚血瘀型痹症。治宜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黄芪30g,全蝎5g,地龙10g,僵蚕10g,蜈蚣1条(去头足),海风藤15g,鸡血藤20g,络石藤15g,甘草6g,加桂枝10g以温经散寒,白术10g以健脾利湿。

治疗经过:患者服用上方七剂后,疼痛有所缓解,但沉重感依旧。复诊时,考虑到患者脾虚湿盛,上方去桂枝,加苍术15g,以加强健脾祛湿之力。

续服十四剂后,患者四肢活动自如,沉重感消失,疼痛基本缓解。为巩固疗效,上方去苍术,加桑寄生15g,以强筋骨。经三周治疗,患者症状全消,生活恢复正常。

【医案二】

患者姜某,女,48岁,自述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时有刺痛感,夜间加重,影响睡眠。患者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涩。

辨证为气虚血瘀,络脉不畅。

处方:黄芪30g,全蝎5g,地龙10g,僵蚕10g,蜈蚣1条(去头足),海风藤15g,鸡血藤20g,络石藤15g,甘草6g,加延胡索10g以活血化瘀,川芎10g以行气活血。

治疗经过:患者服用上方十剂后,关节疼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复诊时,患者自述夜间疼痛仍存,上方加夜交藤15g,以安神止痛。

续服十五剂后,患者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夜间睡眠改善。为加强疗效,上方去延胡索,加桑寄生15g,以强筋骨。经过四周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控制,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医案三】

365站群

患者秦某,男,60岁,主诉肢体麻木,手足不温,行动迟缓,舌质紫暗,苔薄白,脉象弦细。

经诊断为气虚血瘀型痹症,兼有阳气不足。

处方:黄芪30g,全蝎5g,地龙10g,僵蚕10g,蜈蚣1条(去头足),海风藤15g,鸡血藤20g,络石藤15g,甘草6g,加肉桂5g以温阳散寒,细辛3g以通络止痛。

治疗经过:患者服用上方五剂后,肢体麻木有所改善,手足渐温。复诊时,患者自述行动仍觉迟缓,上方加牛膝10g,以强筋骨,活血化瘀。

续服二十剂后,患者肢体活动明显改善,行动自如。为巩固疗效,上方去细辛,加杜仲10g,以补肾强腰。经过六周治疗,患者症状显著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