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心理能量 上盂唇:正常变异与SLAP损伤

基本病史一名22岁的女性垒球运动员出现右肩疼痛。提供了T1加权脂肪抑制(T1 FS)冠状面(1a和1b)、轴位(1c)和矢状面(1d)磁共振关节成像图像和关节镜检查(1e)。影像学表现 365建站 365建站客服QQ:80...


基本病史一名22岁的女性垒球运动员出现右肩疼痛。提供了T1加权脂肪抑制(T1 FS)冠状面(1a和1b)、轴位(1c)和矢状面(1d)磁共振关节成像图像和关节镜检查(1e)。影像学表现365站群VIP365建站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发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从前向后的连续冠状T1 FS MRA图像(2a和2b)和轴位T1 FS MR图像(2c)显示从11点到1点位置的上和前上肩胛盂唇连续脱离(箭头)。矢状位T1 FS MRA图像(2d)显示肱二头肌腱长头(箭头)(2d)。在关节镜视频中证实了撕裂,显示探针插入到桶柄撕裂下方,撕裂也涉及肱二头肌长头的肌腱(2e)。诊断上盂唇桶柄状撕裂并累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SLAP IV损伤)。上盂唇病变

图片

介绍

图片

对于放射科医师而言,区分盂唇上部的解剖变异和病理异常(如上盂唇前后(SLAP)病变)是一个诊断挑战,但这种能力可以指导患者的治疗。我们讨论和说明上盂唇的解剖,它的一些解剖变异,以及盂唇损伤的情况,强调那些MRI特征允许区分什么是正常的和什么是病理性的。盂唇是肩关节周围各种腱性和囊性结构的锚点,对盂肱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盂肱关节和髋关节的盂唇是复杂的纤维软骨结构和功能,可分别加深盂窝和髋臼窝的凹面,从而增加关节面宽度、深度和面积。组织学上,盂唇由蛋白多糖基质中的软骨细胞组成。盂唇的附着在上方和下方各不相同。在上方,盂唇与肩胛盂边缘粘连松散,有一个由细胞组织组成的裂隙,作为盂唇与软骨和骨之间的界面,允许上盂唇有明显的活动度。相比之下,下盂唇牢固地附着在盂唇边缘,骨嵴升高,导致其相对不动。正如在指数的情况下,盂唇特别容易受伤的人,特别是运动员,他们的活动包括频繁的投掷,无论是涉及头顶投掷如棒球,排球和手球,或在垒球投手下手投掷,特别是那些使用风车投球的人。由于唇损伤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往往无特异性,先进的影像学检查在识别此类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磁共振成像,尤其是在关节腔内注射造影剂的直接磁共振关节造影是公认的评估盂唇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图片

相关解剖学

图片

关节盂鉴于其中央狭窄和宽阔的基底,盂腔的形态通常被描述为“梨形”(图3)。对此感兴趣的是,一名作者去了当地的一家杂货店,想找到一个类似盂腔形状的梨,但没有找到(尽管这家商店不卖英国梨,可能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样本)。相反,在附近的商店里,有一个牛油果的集合,其中许多类似于肩胛盂的形状。

图片

图片

图3:关节盂。示意图(3a)的肩胛盂轮廓与类似的牛油果(3b)。ANT:前,POST:后。请注意下三分之二的关节盂接近一个圆的形状。

图片

图4:关节盂骨化中心。上面的喙突下骨化中心(蓝色)和三个下方骨化中心(绿色)显示在这张图中。肩胛盂由一个上方和多个下方骨化中心形成(图4)。上方骨化中心,称为喙突下骨化中心,或喙突下骨化中心,起源于喙突的基底,形成肩胛盂关节面上方的1/3。下面的骨化中心形成了肩胛盂关节面的下2/3。喙突下骨化中心通常在8~10岁发育,在16~17岁发育成熟。下方骨化中心在14~15岁出现,通常在17~18岁成熟。这些上、下骨化中心的融合点与一种异常的发展有关,称为肩胛盂关节缘沟或GARD病变(图5)。这种后上骨软骨异常通常发生在9~10点钟位置(见下面关于肩胛盂钟面的讨论),可能与肱骨头的后半脱位有关。GARD病变累及关节缘,与通常累及盂窝的剥离性骨软骨炎相区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5:关节盂边缘沟(GARD)病变。矢状位(5a)和冠状位(5b) T1 FS MR图像显示上、下骨化中心(箭头)融合点处的关节缘骨软骨异常。附图(5c)描述了上方(灰色)和下方(绿松石色)骨化中心之间的融合点(箭头)。将GARD病变与通常位于中央区的骨软骨炎分开的是后肩胛盂边缘。ANT:前,POST:后。肩胛盂钟面常被用作快速识别肩胛盂唇特定区域的方法。通常情况下,但并非一成不变,这种方法将12点钟的位置定为上方,3点钟的位置定为前方,6点钟的位置定为下方,9点钟的位置定为后方(图6a)。稍后将详细介绍,钟面的类比也被用于建立唇象限(图6b)。值得注意的是,在骨科手术文献中,许多外科医生在右或左的基础上翻转钟面,这样3点在右肩是前的,而在左肩是后的。

图片

图片

图6:关节面钟面。矢状位T1 FS MR图像(6a)显示肩胛盂钟面,12点位置为上方,3点位置为前方,6点位置为下方,9点位置为后方。在6b中将盂唇的六个解剖象限应用于同一图像。C:喙突,G:肩胛盂,A:肩峰,S:上,AS:前上,AI:前下,PS:后上,PI:后下,I:下。关节周围纤维系统盂唇内可见环绕盂腔的纵向环状胶原纤维。在盂唇附近,有一个关节周围纤维系统(PAFS),它代表胶原框架,连接盂唇内的胶原和附着在盂唇上的多种结构的胶原纤维。这一框架为理解唇撕裂和脱离的机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概念。由于盂唇与肱二头肌长头和肱三头肌长头的盂肱韧带和肌腱之间的胶原连接,施加在这些结构上的牵引力可以转移到盂唇本身。具体而言,PAFS在整个盂肱关节中起“张力支具”的作用,施加在该支架上的复合矢量力可能传导至盂唇,最终导致盂唇撕裂或脱离(图7)。发生在盂唇前上部分的这种力可能导致上盂唇撕裂或脱离,包括SLAP损伤的各种变化。在中盂肱韧带(MGHL)唇侧位置相对较高的患者中,靠近SGHL唇侧的患者,施加于上盂肱韧带上的矢量力更大,可能导致更广泛的盂肱韧带异常。剥脱性损伤是指与肩关节外展和外旋相关的后上唇损伤,是PAFS框架的另一种应用。当肩关节处于外展和外旋状态时,肱二头肌肌腱向后旋转,导致施加于上盂唇的复合向量向后上方传递,而不是向前上方传递(见图7c)。因此,在这种体位中,通常发生在棒球投手的优势臂的肩部,盂唇的SLAP损伤预计将从后上方开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7:关节周围纤维系统(PAFS)。图(7a)描绘了PAFS(上箭头),它是一个胶原框架,连接盂唇的环状胶原纤维(下箭头)和附着于盂唇的韧带和腱结构。对盂肱韧带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施加张力,导致前上复合矢量力传递到盂唇,导致撕裂或脱离(7b)。当中盂肱关节(MGHL)与盂唇高度附着时,该复合载体的大小更大。如动画(7c)所示,肩关节外展外旋,肱二头肌肌腱向后旋转,导致复合向量向后上方传递,预计会引起盂唇后上部分开始的SLAP损伤。SGHL:上盂肱韧带。盂唇正常的盂唇MR表现由于纤维软骨结构附着于肩胛盂边缘,正常的盂唇在所有MRI序列上显示低信号,但在老年人中,由于盂唇变性的存在,可能可见盂唇轻度“灰化”。典型的正常唇形为三角形;然而,正常的盂唇也被描述为圆形、扁平、裂开、有缺口或缺如(图8)。然而,这些额外的形状可能表明无症状的人发生的盂唇退行性改变,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是完全正常的盂唇的形态。

图片

图片

图8:正常的上唇。24岁患者的冠状位(8a)和轴位(8b) T1 FS MR图像显示盂唇正常(箭头)。H:肱骨头,G:肩胛盂。盂唇的解剖象限关节盂钟面的应用也描绘了盂唇的六个解剖象限或区域。六个唇象限在位置上被描述为:上、前上、前下、下、后下和后上(图6b)。这些盂唇的部分,特别是从10点到3点,代表了钟面的后上象限,上象限和前上象限,被区分为解剖上有很大差异的区域。正是这种变异性导致相应的MR和MR关节造影结果容易被误解为唇病变的证据。肱二头肌肌腱和肱二头肌-唇复合体有四种类型的肱二头肌肌腱附着于盂唇的上部。根据附着于盂唇后上和前上区域的肱二头肌肌腱纤维的比例来区分这些类型(图9)。在1型中,整个肱二头肌肌腱附着于后上盂唇。在2型中,大部分肱二头肌肌腱纤维附着于后上盂唇,少部分附着于前上盂唇。在3型中,等量的肱二头肌肌腱附着于盂唇的后上区和前上区。在第4型中,大部分肱二头肌肌腱纤维附着于前上盂唇,只有一小部分附着于后上盂唇。

图片

图9:Biceps-labral附件。附着于盂唇上部分的肱二头肌肌腱有4种类型:(1)后上盂唇,(2)后上盂唇和一小部分前上盂唇,(3)后上盂唇和前上盂唇等量,(4)前上盂唇和一小部分后上盂唇。1型和2型附件最常见,约有55%的人发生1型附件,37%发生3型附件,8%发生4型附件。我们强调了肱二头肌-唇复合体肩胛盂附着的两种主要形态变异(图10)。在平板形态中,肱二头肌-唇复合体与肩胛盂边缘有一个相对亲密的附着,这些结构之间没有空间或只有一个小的间隙。在半月板形态中,肱二头肌-盂唇复合体和肩胛盂边缘之间有较大的空间,允许更大的盂唇活动度相比板形态相关的活动度。这种突出的空间是一种正常的变体,被称为唇下隐窝或沟,稍后会详细讨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0:Biceps-labral附件。附着于盂唇上部分的肱二头肌肌腱有4种类型:(1)后上盂唇,(2)后上盂唇和一小部分前上盂唇,(3)后上盂唇和前上盂唇等量,(4)前上盂唇和一小部分后上盂唇。肩袖间隙了解上盂唇的解剖对于完整评估上盂唇撕裂或脱离的邻近结构也很重要。肩袖间隙是肩关节前上面的三角形空间,多个关节囊和肌腱结构通过该空间,有助于肩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功能。旋转肌间隙的上边界由冈上肌腱的前缘勾画,而间隙的下边界由肩胛下肌腱的上缘标记,喙突形成了这个间隙的基底(图11)。此间隙的顶点位于结核间沟水平。盂肱关节囊、喙肱韧带、上盂肱韧带和肱二头肌肌腱穿过旋转间。

图片

图11:图示显示肩袖间隙。CAL:喙肩峰韧带,TRA:梯形韧带,CON:锥形韧带,RI:肩袖间隙,A/C:肩锁关节,CP:喙突,LHBT:肱二头肌长头腱,SGHL:上盂肱韧带。盂肱韧带盂肱韧带是关节囊的加强(图12),有助于盂肱关节的稳定。这些韧带在出现的频率和具体走行方面具有可变性,它们可能与邻近结构合并,导致该区域解剖的复杂性。事实上,一些解剖学家认为这些结构根本不是韧带,而是在肩膀的某些位置变得更加明显的囊襞。关于在影像学检查中的可见性,Park等在对108个盂肱关节MR关节造影的调查中发现,上盂肱韧带和下盂肱韧带存在于99%的病例中,而中盂肱韧带仅存在于79%的病例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2:盂肱韧带。矢状位图(12a),尸体切片(12b)和相应的矢状位T1 FS MR图像(12c)显示SGHL(箭头),MGHL(箭头)和IGHL的前带(短箭头)。最后一张图(12d)描绘了这些相同的盂肱韧带,以及斜束(FO),或螺旋盂肱韧带,它在外侧与MGHL和肩胛下肌腱(SSC)融合。上盂肱韧带(SGHL)SGHL在人体中是一种相对恒定的解剖结构,存在于94%~98%的标本中。SGHL由直纤维和斜纤维组成,由盂唇和(或)盂上结节向外侧走行,附着于肱骨头头凹,头凹是肱骨小结节上方的一个小关节面凹陷。SGHL还附着于肱二头肌沟、小结节上部、肩胛下肌腱和肱骨横韧带,进一步有助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稳定。然而,SGHL有多种变异,可能附着于肱二头肌肌腱本身或盂唇前部,或者SGHL可能与中盂肱韧带共同出现(图1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3:SGHL的变异。轴位T1 FS MR图像(13a)显示SGHL(箭头),该患者的SGHL起源于二头肌肌腱长头(箭头)。在第二例患者(13b)的轴位T1 FS MR图像中,SGHL(直箭头)起源于前盂唇(弯箭头)。第三例患者的矢状位T1 FS MR 图像(13c)显示SGHL(实性箭头)与MGHL(虚线箭头)共同出现。盂肱中韧带(MGHL)在盂肱韧带中,MGHL的大小和位置是最可变的。MGHL可能直接附着于盂唇的前部或肩胛颈,当通过MR成像或MR关节造影研究时,后者的表现模拟剥离的关节囊(图14)。关于它的大小,这也是可变的,在一些人看来是薄的和面纱一样,而在另一些人看来是粗的甚至是索状的。在所有盂肱韧带中,MGHL是最常缺失的一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4:MGHL的变异。尸体横断面照片(14a)和相应的T1 FS MR横断面图像(14b),显示MGHL(箭头)起源于前盂唇的基底(箭头)。MGHL的这种起源远比14c和14d所示的表现更为常见。在第二具尸体中,轴位断层照片(14c)和相应的轴位T1 FS MR图像(14d)显示MGHL(箭头)起源于前肩胛骨骨膜(S),模拟骨膜剥离的外观。图14b,转载自《Internal Derangements of Joints》第二版。下盂肱韧带(IGHL)IGHL被比作吊床,连接下盂唇和肱骨颈。这一结构包括两个局灶性增厚,分别称为其前带和后带,中间还有一个腋窝袋虽然前腱束通常附着在关节盂边缘2到4点钟的位置,后腱束附着在关节盂边缘7到9点钟的位置,这些附着点有很多变化。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前腱束附着在肩胛缘非常高的位置,位于SGHL和MGHL区域,这在解释MR成像研究时造成了诊断困难。在其他情况下,后腱束完全缺失。腋窝袋由内侧斜束和外侧前后束的连接处形成(图1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5:IGHL。从前方(15a, d)到后方(15c, f)的连续冠状面尸体切片(15a-c)和相应的冠状面T1 FS MR图像(15d-f)显示了IGHL的前方(箭头)和后方(短线箭头),由中间的腋窝囊(弯曲箭头)分隔,以及IGHL的前方带与斜束(箭头)的关系。注意束带和腋窝囊都有肩胛盂和肱骨附件。还要注意在图15g中,IGHL的前束(AB)与斜束(FO)或螺旋盂肱韧带的交叉,模拟了婴儿束的交叉带。斜束 (FO)FO也被称为螺旋形盂肱韧带从大约5点钟到7点钟的位置连接到盂肱关节。该韧带附着于臼内结节和肱三头肌腱长头,并斜向上走行,最终与MGHL和IGHL合并(见图15a和15d)。在它的最上面,FO与肱骨小结节上的肩胛下肌腱融合。FO的意义在于它对肩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因为它影响肩关节运动时MGHL的定位。事实上,前胫腓关节被称为盂肱关节的圣杯,其在提供关节稳定性方面的关键作用类似于婴儿束腰器的功能(见图15g)。

图片

正常变异

图片

大多数盂肱关节的“正常”变异涉及盂唇、盂肱韧带或盂缘,或它们的组合。通常这些变异主要发生在10点到3点的后上、上和前上象限。许多这些变异与肱二头肌-唇肌复合体密切相关。在下面的讨论中,只考虑一些更频繁描述的变体。肩胛盂切迹肩胛盂切迹是一种正常的变型,其特征是在上、下骨化中心的前融合区域的前肩胛盂和边缘有凹陷(图16)。虽然这个关节盂轮廓改变的意义仍有争议,但先前的研究表明,69%的病例与唇下孔相关。

图片

图片

图16:关节盂切迹。矢状位T2加权脂肪抑制(T2 FS) MR图像(16a)显示在肩胛盂的上、下骨化中心融合区域(箭头)的前盂处有一个凹陷。这种缩进可以有不同的深度,如16b中的插图所示。A:肩峰,C:喙突,G:肩胛盂。唇下隐窝最常见的唇变异体是唇下隐窝或唇下沟,它被描述为肱二头肌-唇复合体和上盂软骨之间的正常间隙,肱二头肌-唇复合体的半月板型附着使该间隙更加突出(图17)。据报道,该变异的发病率高达73%。唇下隐窝的定义特征包括狭窄的间隙(<2mm),在轴位序列上宽度均匀,边缘光滑;在冠状位斜位序列上,上盂唇和肩胛盂之间向内侧延伸,平行于肩胛盂关节软骨。此外,一般情况下,但并非总是,在附着于上盂唇的肱二头肌肌腱后方的唇下隐窝很少甚至没有延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7:唇下隐窝。冠状位T1 FS MR图像(17a和17b), 17a在17b前面,显示一个唇下隐窝(箭头),将肱二头肌-唇复合体与关节盂的关节软骨分开。它光滑,相对狭窄,指向内侧,朝向患者的头部。在尸体横断面(17c和17d)中,17c略优于17d,轴向T1 MR图像(17e)中,唇下隐窝(箭头)显示良好。注意它与肱二头肌肌腱附着点(箭头)的关系。隐窝不向附件后方延伸,均匀地狭窄而光滑。唇下孔唇下孔是另一种与唇下隐窝相似的解剖学变异,但发生率较低(3% ~ 17%),且在盂钟面上的位置不同。虽然通常(但并非总是)将唇下隐窝描述为位于肱二头肌-唇复合体和肩胛盂软骨上方的一个空间,但唇下孔位于前上方,一般在1点至3点之间(图18)。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与胚胎学变异有关(见后面的讨论),其特征是盂唇在距离肩胛盂边缘较远的位置发育。有诊断意义的是,异常的前上盂唇远离肩胛盂边缘与正常位置的前盂唇重新连接,通常在3点钟的位置,通过唇滑脱延伸到隐窝的下缘和肩胛盂边缘之间。这种滑移在Buford复合体中并不明显(参见下面的讨论)。虽然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发现,但通常可见唇下孔与唇下隐窝相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8:唇下孔。插图(18a)显示了一个唇下孔,在12点和3点位置之间的前上盂唇和肩胛盂边缘之间的间隙(星号)。孔的下部通过唇滑脱与肩胛盂边缘重新连接(箭头)。从上到下(18b, 18c和18d)连续的尸体轴位切片和相应的轴位PDWI-FS图像(18e和18f)显示盂唇下孔为关节盂边缘和盂唇(箭头)之间的平滑空间(18c,18e和18f中的实性箭头)。MGHL也显示在图像中(虚线箭头)。Buford复合体Buford复合体是一种较少见的解剖变异,其特征有两个发现:盂唇前上部分的缺失;以及存在条索状MGHL(图19)。发育较厚的MGHL向上附着于肩胛盂边缘,然后向下倾斜延伸;没有唇滑脱向后连接肩胛盂边缘。相反,盂唇在前下方重新开始。一些文献表明,在80%的Buford复合体病例中,有相关的盂唇病变,特别是后上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9:Buford复合体插图(19a),从上到下(19b, 19c和19d)连续的尸体轴位切片,轴位(19e),矢状位(19f)和冠状位(19g) T1 FS MR图像显示了Buford复合体的特征性表现。注意没有前上盂唇(虚线箭头)和存在条索状MGHL(箭头)。没有唇滑脱。前下盂唇正常(实性箭头)。具有条索状MGHL的唇下孔在一些报告中,唇下隐窝伴条索状MGHL被认为是比Buford复合体更常见的异常,Buford复合体是一种变异型,其特征包括条索状MGHL(见Buford复合体)伴典型的唇滑脱,是唇下孔的典型表现。(图2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0:带有条索状MGHL的唇下孔。插图(20a),轴位T1 FS MRA图像从上到下(20b和20c),以及矢状位T1 FS MRA图像从外侧到内侧(20d和20e)显示了一个带条索状MGHL的唇下孔,该孔与Buford复合体的区别在于,在MGHL(箭头)和肩胛盂边缘之间存在唇滑脱(箭头)。与Buford复合体一样,前上盂唇缺失(虚线箭头)。

图片

正常变异还是既往儿童损伤?

图片

破坏整个关于盂唇形态变异的讨论的是这些变异是否可以被认为是“正常”的问题。胚胎学研究提示,盂唇与盂缘一起发育,并且与关节囊一起先于盂肱关节腔及其隐窝的发育这随后会引起对这一概念的质疑,即这些盂唇变异体是这种正常胚胎期盂唇发育模式停滞的结果,并提供了他们是儿童期盂唇损伤的后遗症这一观点的证据。在这方面,Chauvin及其同事回顾性分析了66名儿童(平均年龄15岁)的MR关节造影,并报告了2例盂唇变异型(1例盂下隐窝,1例Buford复合体),这2例在关节镜检查时均被视为SLAP损伤这一结果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这些所谓的解剖变异实际上与先前的盂唇病理有关。图21突出了这一概念,其中一名青少年患者通过MR关节造影和关节镜检查被诊断为Buford复合体;然而,仔细检查MR图像提示,与MGHL密切相关的盂唇撕裂可能是造成这种外观的原因。另外,Fealy等和Arregui等评估了57例尸体胎儿,发现少数病例有前上唇“脱离”在尚未经历任何外部压力的胎儿中发现的异常“脱离”将更多地支持发育停滞理论。一种可能的杂交理论是,这些脱离确实是导致盂唇高动度的发育变异型,本身使人易于发生病理性盂唇损伤的后续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1:Buford复合体还是儿童唇撕裂?外科医生在关节镜检查中注意到这名青少年患者的表现符合Buford复合体。轴位T1 FS MR图像(21a)显示MGHL发育较厚(曲线箭头),前上盂唇缺失。在更下方的轴位T1 FS MR图像(21b)放大视图(21c)上,“厚的MGHL”似乎由分离的盂唇(箭头)和MGHL(箭头)组成,由一个薄的裂隙(虚线箭头)分隔。

图片

SLAP病变

图片

SLAP损伤是上盂唇、前盂唇和后盂唇损伤的缩写;这个术语是由Snyder和他的同事根据关节镜检查的观察结果提出的。它指的是盂唇上部的脱离或撕裂。这种病变可由单一创伤事件、重复应力或盂唇变性引起。在Snyder的研究中,最常见的创伤机制是在手臂轻微前屈时,肩膀在跌倒时受到压迫。突然的牵拉作用于手臂或与反复的头顶投掷运动相关的牵拉代表了另一种潜在的机制。SLAP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头顶活动时加重的肩部疼痛,以及头顶活动时的“抓”或“弹”感。由于SLAP损伤常与肩部的其他病理异常同时存在,因此体格检查时发现的结果可能无特异性,且难以解读。对于SLAP损伤的诊断,已发现至少三种阳性临床检查的组合比单一的阳性物理检查更敏感。关键临床检查包括O 'Brien主动压迫试验以及Speed和Yergason试验,对于SLAP损伤的诊断,每种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同。关键临床试验O 'Brien主动压迫试验O 'Brien主动压迫试验阳性通常与SLAP损伤相关,其灵敏度高达67%,但特异度仅约为37%在O 'Brien试验中,当肩关节屈曲90°,手臂内收约15°,肘关节伸直,前臂内旋和内旋时,患者试图抵抗检查者向下的力。阳性结果定义为在此操作过程中感觉肩部深部或前方疼痛。Speed测试在Speed测试中,当肘关节伸直,前臂完全旋后,肩部轻微屈曲时,患者试图顶住检查者的力量抬高手臂。阳性结果定义为引起肩关节前方疼痛。据报道,Speed试验的敏感性为48%,特异性约为67%。Yergason测试在Yergason试验中,当前臂旋前和肘关节屈曲至90°时,患者试图在检查者的阻力下将手臂旋后。阳性结果定义为局限于肱二头肌长头腱的疼痛。据报道,该检查的灵敏度为13%,特异度为93%。SLAP损伤分类系统和患病率Snyder及其合作者最初提出了四种SLAP损伤类型,其分类系统随后被多次扩展和修订。目前已识别出10种SLAP损伤类型,但是否包括VIII型和IX型仍有争议。SLAP损伤的特征有3个方面:(1)唇瓣异常的形态或模式;(2)唇瓣异常的部位或程度;(3)是否有邻近结构受累,包括肱二头肌肌腱、盂肱韧带和旋转肌间期(表1)。虽然不同类型SLAP损伤的患病率存在差异,但II型SLAP损伤被认为是最常见的类型,不考虑退行性SLAP I损伤。

图片

盂唇损伤的形态SLAP损伤的盂唇衰竭形态变化较大。正如Snyder和他的同事所描述的那样,其中一种模式是简单的盂唇磨损在某些方面,纳入这一模式造成了诊断问题,以及SLAP损伤一词可能被过度使用。盂唇磨损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在中老年人中普遍存在,主要发生在唇后上、上和前上。其他形态学变化与盂唇脱离或盂唇撕裂的模式有关,尽管脱离和撕裂可能同时发生。盂唇脱离可能是部分或完全的,盂唇撕裂可以描述为纵向、垂直、水平、放射状、瓣状或桶柄状(图22)。

图片

图22:盂唇损伤的表现插图显示了许多类型的盂唇损伤的形态,包括盂唇脱离(22A)和盂唇撕裂(22B, 22C, 22D, 22E和22F)。病变位置和邻近结构的累及此外,SLAP损伤的特征包括盂唇撕裂或脱离的位置,这可能与受累的象限或象限有关,或者与盂唇钟面受累的位置或“小时”有关。虽然SLAP损伤的典型和最常报道的位置是11点到1点的位置,但我们很好地认识到盂唇的其他部位和上盂唇的受累。虽然“扩展”一词常用于描述上象限唇损伤向其他象限的传播,但很少有数据证实多象限病变是如何发展的(见后面的讨论)。关于SLAP损伤中邻近结构的受累,这一点也有充分的记录。如前所述,以下一种或多种结构可合并唇畸形受累:肱二头肌长头腱、SGHL、MGHL、IGHL和旋转肌间期。在SLAP损伤的完整描述中,应包括邻近结构受累的任何证据,以及盂唇异常的形态和位置,因为这些特征中的每一个都影响SLAP损伤的治疗方式。SLAP损伤的定义I型损伤I型SLAP损伤指的是盂唇磨损但无脱离,累及11点钟至1点钟位置(图23)。如前所述,这是一种在中老年人中几乎普遍存在的退行性病变,本诊所的作者认为,将其纳入SLAP损伤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临床实践中这一术语的过度使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3:I型SLAP损伤来自两个不同病人(23b和23c)的插图(23a)和冠状位T2WI显示上盂唇的磨损(红色箭头),可能是退行性的。在23b中,请注意伴随的盂肱骨关节病,其特征是关节盂的软骨下囊肿伴软骨丢失。图中也显示了轻度冈上肌腱病(黄色箭头)。在23c中,盂肱关节的软骨丢失程度较轻。还要注意冈上肌腱关节侧的磨损(白色箭头)。II型损伤Snyder和他的同事最初将SLAP损伤的第二种类型描述为除了盂唇磨损外,上盂唇从盂唇周围脱离。这一亚类中脱离的最初定义特征提出了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即上盂唇除脱离之外的撕裂是否应被称为SLAP II损伤?在目前的定义中,II型病变指的是涉及肱二头肌-唇复合体的脱离(或撕裂),并被细分为三种类型。IIa型病变位于前上方,累及12~3点钟方向;IIb型病变位于后上方,累及9~12点钟方向。IIc型病变表现为前上唇、上唇和后上唇受累,累及9点至3点位置(图2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4:IIc型SLAP损伤插图(24a)显示11点钟到1点钟位置的盂唇脱离。冠状位(24b)和矢状位(24c) T1 FS MR图像证实从9点到3点(箭头)盂唇脱离。III型和IV型损伤III、IV型SLAP损伤累及11点至1点位置,定义为上盂唇桶柄状撕裂。这两种病变的区别在于有无肱二头肌肌腱受累。在III型病变中,肱二头肌肌腱完整且未受累(图25),而在IV型病变中,桶柄状撕裂也累及肱二头肌肌腱。MRI关节造影上的'双oreo'征以及CT关节造影和MRI关节造影上的'cheerio'征在SLAP III病变中已有描述。在奥利奥饼干的类比中,白色中心代表液体(MR关节造影中关节内的造影剂),两个黑色层对应纤维软骨盂唇和肩胛盂皮质。请注意,当“单个奥利奥”征出现在肱二头肌肌腱附近时,这与唇下隐窝相一致,因为液体或造影剂位于盂唇和肩胛盂之间。相比之下,在“双奥利奥”标志(图26)中,有两个奥利奥饼干彼此相邻的配置,两列白色表示两种不同的流体集合;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内侧液体聚集在盂唇和关节盂之间,代表盂唇下隐窝,更多的外侧液体聚集在上盂唇实质内,表明上盂唇桶柄状撕裂(SLAP III损伤)。在MR关节造影中可见的“cheerio”征指的是造影剂的外周边缘勾勒出靠近盂唇的软组织核心。由于桶柄撕裂的盂唇边缘折叠,以及一些滞留的空气,中心核通常具有较低的信号。在罕见情况下,III型和IV型SLAP病变可能是退行性的发病机制(图27)。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5:III型SLAP损伤插图(25a)显示上盂唇的桶柄状撕裂,涉及11点钟到1点钟位置(箭头)。尸体冠状切面(25b)和相应的冠状T1 FS MR图像(25c)显示上盂唇的桶柄状撕裂(红色箭头)。一个有类似SLAP损伤的患者(箭头)的冠状位T1 FS MR图像(25d和25e)也被显示,首先比较牵引(25d)和没有牵引(25e)的上肢盂唇的外观。注意,当对手臂施加牵引力时,桶柄撕裂会加重,如25d。同样的唇形异常仅在臂不牵拉时表现为信号改变(箭头)和形态改变(25e)。图25b, 25c, 25d, 25e,转载自《Internal Derangements of Joints》第二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6:III型SLAP损伤冠状位(26a)和轴位(26b) T1 FS MR图像显示“双oreo”征,较内侧的白色柱代表唇下隐窝(虚线箭头),较外侧的白色柱代表上盂唇实质内的撕裂(箭头)。另一名患者的轴位(26c)和冠状位(26d) T2WI显示“cheerio”征,与唇撕裂相对应的盂唇中心有液体(箭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7:IV型SLAP损伤插图(27a)显示从11点到1点位置上盂唇的桶柄状撕裂,并累及肱二头肌肌腱。尸体轴位切片(27b和27c)和相应的轴位T1 MR(27d和27e)和冠状位T1 FS MR(27f和27g)图像显示上盂唇的桶柄状撕裂(箭头),并累及肱二头肌肌腱(箭头)。由于这些异常在老年人死亡时的尸体中被观察到,它们可能是退行性的发病机制。V型损伤V型SLAP损伤同时累及盂唇的上、前两部分,通常在11点到5点之间,这种损伤可能伴有肱骨头相对于肩胛盂的前或前下脱位(图28)。在这种类型的病变中,前下盂唇损伤,即所谓的Bankart病变,与上盂唇撕裂或脱离共存。大多数对该病变的描述显示连续的盂唇异常,包括盂唇的上、前上、前和前下部分,尽管盂唇受累可能是不连续的,其中部分区域表现为正常的盂唇。此外,与那些局限于盂唇上部的SLAP损伤(通常不会出现盂肱关节的宏观不稳定)相比,那些也累及盂唇其他象限的SLAP损伤显然与这种宏观不稳定相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8:V型SLAP损伤插图(28a)显示上唇和前唇的脱离/撕裂,涉及11:30到6:00的位置。在12点(28b), 1点(28c)和3点(28d)位置连续的尸体轴面切片显示上唇脱离(箭头,28b)和前上方(箭头,28c)和前前方(箭头,28d)的唇基底撕裂。一例患者的连续轴位T1 FS MR图像显示盂唇上方(箭头,28e)、前方(箭头,28f)和前方(箭头,28g)有类似的脱离/撕裂。相同的唇畸形(箭头)显示在伴随的矢状T1 FS MR图像(28h)。VI型损伤VI型SLAP损伤定义为不稳定的唇瓣撕裂,发生在11点至1点位置(图29)。鉴于其靠近肱二头肌肌腱,这种类型的SLAP损伤可能与肱二头肌肌腱剥脱相关。VI型SLAP损伤在临床上可定义为由于肱二头肌上部肌腱分离而合并不稳定成分的II型SLAP损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9:VI型SLAP损伤插图(29a)显示上盂唇的移位皮瓣撕裂(箭头)。轴位(29b)和冠状位(29c) T1 FS MR图像显示唇瓣撕裂(箭头),横向尺寸较大。VII-X型损伤SLAP VII、VIII、IX和X型损伤是指上盂唇撕裂或脱离伴有邻近关键结构的附加损伤。VII型病变也涉及MGHL,其唇异常最常位于11点至3点位置(图30)。VIII型病变同时累及盂唇的上段和后段(从7点钟到1点钟位置),这些病变可以被定义为特别广泛的IIb型病变(图31和图32)。IX型病变几乎累及整个盂唇,通常从7点钟到5点钟位置(图33)。大多数关于这些类型的唇受累的报告描述显示,唇损伤是连续的,不以唇看起来正常的区域分开,但很可能存在这些类型的SLAP损伤的不连续形式。最后,X型SLAP损伤指的是盂唇受累合并旋转肌间期受累,盂唇异常通常影响11点至(至少)1点位置(图3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30:VII型SLAP损伤插图(30a)显示上盂唇和前上盂唇的脱离/撕裂,包括12点到2点的位置,并伴有MGHL撕裂。轴位(30b)和矢状位(30c) T1 FS MR图像显示前上盂唇撕裂(箭头)并累及MGHL(箭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31:VIII型SLAP损伤插图(31a)显示了累及7点钟到1点钟位置的上后盂唇的脱离。冠状位(31b)和轴位(31c) T1 FS MR图像显示上盂唇(箭头,31b)和后盂唇(箭头,31c)撕裂。

图片

图片

图32:VIII型SLAP损伤冠状位(32a)和轴位(32b) T1 FS MR图像显示上盂唇脱离(32a中的蓝色箭头),后下盂唇和后盂唇撕裂/脱离(32a和32b中的红色箭头)。注意这是一个连续的多象限病变,因为病变之间没有正常的盂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33:IX型SLAP损伤插图(33a)显示盂唇近全脱离。轴位(33b)和两个矢状位(33c和33d)T1FS MR图像,c内侧到d,显示盂唇的上方、前方和后方(箭头)脱离。在矢状位图像中(33c和33d,箭头)可以很好地显示前、后唇畸形的程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34:X型SLAP损伤插图(34a)显示上盂唇脱离伴SGHL撕裂。轴位(34b)和冠状位(34c) T1 FS MR图像显示上唇脱离(箭头)和SGHL撕裂(箭头)。注意冠状面的目标外观。其他类型SLAP损伤一些SLAP病变完全不符合之前报告的任何表现,这并不令人惊讶或意外。它们的特征可能与文献中描述的不匹配(例如,存在的是唇撕裂而不是唇脱离,或不连续而不是连续的唇异常)。此外,邻近结构的受累模式可能与之前描述的不一致(图35)。文献中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SLAP损伤类型(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罗马数字,其中许多都不为骨科医生,甚至肩关节外科医生所知),我们不应在文献中进一步报告SLAP损伤的类型,而应提供一份完整的报告,其中包括唇畸形的位置和形态,以及其他结构受累的模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35:合并VII型和X型SLAP损伤插图(35a)显示上盂唇脱离/撕裂,SGHL和MGHL受累。轴位(35b和35c)和矢状位(35d) T1 FS MRA图像显示唇撕裂(箭头)和SGHL(实性箭头)和MGHL(虚线箭头)受累。

图片

多象限盂唇畸形

图片

目前SLAP的分类系统包括孤立于上象限的盂唇异常和累及多个盂唇的盂唇异常(即多象限盂唇异常)。虽然上唇异常的前伸和后伸常被用于这些多象限病变,但很少或任何对SLAP病变进行长期观察的全面研究,以至于识别最初受累的部位和后续受累的部位,即过程的精确进展,尚不清楚。这些多象限的例子是否表明一个过程从一个地方开始,然后延伸到另一个连续的区域的唇异常,还是他们开始在多个象限,然后保持不连续,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碰撞?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难以捉摸。似乎可以明确的是,当盂唇异常涉及多个象限时,病变部位可能是连续的,或者在盂唇异常部位之间可能存在一个盂唇正常的区域(图36)。在这些多象限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描述异常的部位和特征,而不必考虑这些异常是否“延伸”到另一个部位,除非长期的连续成像记录了唇瓣改变的过程。此外,多象限受累病例的临床表现可能与仅上象限受累的病例不同。盂肱关节宏观不稳定不是单独上象限受累的特征性表现,但当多个象限受累时,可能存在宏观不稳定。因此,在描述SLAP损伤病例的唇异常时,应包括受累的象素、其连续性或不连续、唇异常的模式(如撕裂与脱离、无移位与桶柄状撕裂或皮瓣撕裂)以及其他结构(如肱二头肌肌腱、旋转间期、SGHL、MGHL和/或IGHL)的受累。

图片

图片

图36:多象限病变关节盂钟面不连续(36a)的多象限唇病变的图解。注意位于两个异常盂唇区之间的正常盂唇区(红色,大约从1点到3点)(蓝色,大约从11点到1点和大约从3点到5点)。因此,这两个盂唇损伤是不连续的。另外,连续的多象限盂唇侧病变也可能发生(36b)。从11点到5点(蓝色部分),观察盂唇的多象限异常。ANT:前,POST:后。

图片

SLAP损伤的正常变型的鉴别

图片

虽然MR关节造影是研究盂唇及其毗邻结构的最佳影像学技术,但在许多病例中,解剖变异与SLAP损伤的鉴别仍然困难。仔细分析盂唇的位置、形态和信号强度,并结合盂肱韧带、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和旋转肌间期的附加分析,是准确诊断的必要条件。具体的诊断困境包括:唇下隐窝与SLAP II损伤唇下隐窝是位于肱二头肌-盂唇复合体和肩胛盂软骨上方的一个平滑间隙,宽度不超过1 ~ 2mm,前后宽度相等,很少累及位于肱二头肌肌腱锚钉后方的上盂唇部分。SLAP II型病变常与上盂唇和肩胛盂边缘之间的间隙增宽有关,常表现为前后方向不等宽,在轴位上表现最好。在冠状面,唇下隐窝通常向内侧上方延伸,与盂关节软骨平行,而SLAP II病变可能向外侧上方延伸(图37)。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37:区分唇下隐窝和II型SLAP损伤肱二头肌-唇复合体在冠状面(37a)和冠状T1 FS MR图像(37b)显示唇下隐窝。请注意,在冠状面上,唇下隐窝是位于肱二头肌-唇复合体和关节盂软骨之间的一个光滑而薄的空间(37b中的箭头)。它是倾斜的,平行于关节软骨表面,指向患者头部(37a中的箭头)。下图(37c),同样在冠状面,冠状T1 FS MR图像(37d)显示了II型SLAP损伤,该损伤边缘不规则,在冠状面上向外侧(37d的虚线箭头),指向肱骨头(37c的实线箭头)。偶尔,人们会遇到一个非常突出的唇下隐窝,其影像学特征几乎与SLAP II病变相同。在这些情况下,准确区分两者真的重要吗?明显的唇下隐窝可能表明上盂唇过度活动,理论上,这可能导致与SLAP损伤相同的临床表现。这种想法可能类似于在膝关节中描述的过度活动的外侧半月板,其中异常的平移,特别是后角,是导致疼痛和/或间歇性活动受限症状的原因,在术前MR图像或关节镜检查中没有发现半月板撕裂。唇下孔与SLAP V病变的比较通过确定盂唇与肩胛盂边缘的“重新连接”位置,可以将盂唇下孔与SLAP V病变区分开来。有了唇下孔,“错位”的前上盂唇通常会与肩胛盂边缘重新连接,位置不会比3点钟位置更低,而SLAP V病变的特征是前上盂唇脱落,与肩胛盂的前缘分离,通常在4点钟或5点钟位置与正常盂唇重新连接(图38)。

图片

图片

图38:区分唇下孔和V型SLAP损伤矢状位T1 FS MR图像(38a)显示了一个唇下孔,在3点钟位置“错位”的前上盂唇与肩胛盂边缘“重新连接”(箭头)。另一名患者(38b)的矢状位T1 FS MR图像显示SLAP V损伤伴前上盂唇脱离,继续向前方下方延伸,并在4点钟位置与正常盂唇重新连接(虚线箭头)。具有条索状MGHL的唇下孔,Buford复合体和唇下孔唇下孔、Buford复合体和带条索状MGHL的唇下孔均表现为盂唇前上段缺失。与Buford复合体不同的是,唇下孔显示了一个盂唇滑脱它从位置不正确的盂唇和前盂缘延伸出来,通常在3点钟位置。有条索状MGHL的唇下孔是一种具有唇下孔和Buford复合体特征的杂交变异(图39),其中MGHL发育时较厚(如Buford复合体),并且存在盂唇滑脱(如唇下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39:区分带索状MGHL的唇下孔和Buford复合体。初始图(39a)和矢状T1 FS MR图像(39b)显示了一个唇下孔(箭头之间),唇滑脱(实性红色箭头)从“错位”的前上唇延伸到前盂唇边缘。MGHL突出,呈条索状(红色虚线箭头)。这些发现表明有一个带条索状MGHL的唇下孔。下一个插图(39c)和矢状T1 MR图像(39d)显示Buford复合体,缺乏前上盂唇(箭头之间)和条索状MGHL(虚线箭头)。Buford复合体不存在盂唇滑脱。发育重复MGHL与SLAP VII损伤的比较据报道,MGHL有重复的外观,推测是出于发育原因,在斜矢状MR图像上有两条平行线,在轴位MR图像上有u形34这种表现与SLAP VII病变重叠,后者的唇异常合并MGHL异常,通常表现为纵向“劈裂”撕裂。区分这两种实体的方法尚未得到很好的描述,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被描述为MGHL发育性复制的情况只是反映了远隔部分愈合的SLAP VII损伤。

图片

正常变异体和SLAP损伤共存

图片

在MR成像时甚至关节镜检查时,鉴别许多所谓的正常变异体与SLAP损伤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有许多报告已经证实这些变异体与各种病理性唇韧带异常相关。其中一个例子与布福德复合体有关。一些报告表明,唇的病理,特别是后上方,发生在80%的病例的Buford复合体。

图片

与SLAP病变相关的其他异常

图片

唇旁神经节囊肿研究发现,唇旁神经节囊肿与潜在的盂唇撕裂或脱离高度相关(59%-88%),通常是SLAP损伤。这种囊肿可以是单发或多发,可能含有气体,大小不一,当囊肿增大时,可能侵蚀邻近的骨,特别是肩胛骨(图40)。在某些部位,臂旁神经节囊肿可能导致卡压性神经病,尤其是肩胛上神经,并伴有冈上肌或冈下肌或双侧肌肉的失神经改变(图41)。在MRI或MR关节造影中,神经节囊肿常表现为靠近肩胛盂边缘的单房或多房囊性病变。它们代表了强有力的,虽然不确定的,邻近盂唇异常的证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40:肩胛旁神经节囊肿伴肩胛骨受压。正位X线片(40a),轴位CT (40b),冠状位(40c)和矢状位脂肪抑制T2加权(40d) MR图像显示,盂旁神经节囊肿(40c和40d的箭头)侵蚀邻近肩胛骨的后表面,棘盂切迹加深(40a和40b的箭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41:唇旁神经节囊肿伴失神经肌肉水肿。冠状位(41a)、矢状位(41b)和更后冠状位的脂肪抑制T2加权(41c)图像显示唇旁神经节囊肿(箭头)与上唇撕裂紧密相连(未显示),延伸至棘盂切迹,并导致冈下肌失神经水肿(星号)。唇旁神经节囊肿即使伴有广泛的唇撕裂,也常与关节腔不相通。因此,使用MR关节造影,造影剂可能不会进入神经节囊肿。因此,在MR关节造影成像方案中纳入液体敏感序列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序列的图像可能显示最清晰的或有时仅显示这些囊肿的证据。与SLAP损伤相关的骨和软骨异常软骨印关节软骨和/或肱骨头软骨下骨板的异常可能与上盂唇撕裂相关。这些软骨损伤的部位被称为软骨印,可能与上唇撕裂以及肱二头肌肌腱不稳定有关。软骨打印征指的是关节镜下这种异常的存在。关于这一发现的发病机制,对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板施加的异常压力可导致机械侵蚀。Patzer及其同事对显示软骨印征的肩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II~VII型SLAP损伤与此类软骨指纹异常的可能性增加相关。Domos及其同事随后的一项研究发现,当纳入I型SLAP损伤时,软骨印征与SLAP损伤有统计学显著相关性(67%VS37%,p值为0.01)。但排除I型SLAP损伤后,软骨印征与SLAP损伤无显著相关性。最后,在盂肱关节粘连性囊炎患者的MR图像中,偶尔可以发现模拟软骨印的病变,这可能与二头肌肌腱和肱骨头粘连导致的摩擦有关。盂软骨和盂骨撕脱与'投手丘'在极少数情况下,由肱二头肌肌腱传递的拉力可能导致除唇组织外仅包含软骨或软骨和骨同时包含软骨的撕脱性损伤(图42)。正如预期的那样,这些涉及肱二头肌肌腱锚钉处的盂唇上部,撕脱组织的移位程度是不同的。这种撕脱不符合SLAP损伤的传统分类系统。

图片

图片

图42:唇软骨和唇骨撕脱。很少情况下,唇撕脱会伴有肱二头肌肌腱锚钉区域的关节盂软骨(42a,左)或关节盂软骨和骨(42a,右)的附加撕脱。冠状位T1 FS MR (42b,左)和脂肪抑制的T2加权MR (42b,右)显示肱二头肌肌腱锚点处的上盂关节面(箭头所示)有一个包含软骨和骨的大范围撕脱性病变。请注意关节盂的大面积缺损。另外一种称为“投手丘”(pitcher’s mound)的病变被描述为后上SLAP II损伤的晚期表现其特征是起源于肩胛盂关节面的骨赘(图43)。这种病变很可能是唇骨撕脱的慢性后遗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43:投手丘。肩关节斜位X线片(43a)显示肩胛盂上关节面有骨赘(箭头),与投手丘一致。在相应的冠状位(43b)和矢状位的MRI平扫图像上,骨质赘生物位于肩胛盂的后上侧面(箭头)。

图片

治疗

图片

SLAP损伤的最初治疗通常采用NSAIDs、物理治疗和类固醇注射等保守措施,以及以拉伸肩关节囊和加强肩袖肌肉为重点的物理治疗。SLAP损伤的手术治疗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文献表明结局不一,因此所选择的手术干预措施存在差异,但一些一般原则适用于每种SLAP类型。SLAP I损伤通常是亚临床的,在关节镜检查中偶然发现,只有在可见显著唇磨损时才进行清创。SLAP II损伤历来采用带线锚钉治疗,但在锚钉数量和缝合技术的选择方面尚未达成共识。最近,多项研究建议采用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治疗SLAP II损伤,特别是对于老年和活动较少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Schroder及其同事在SLAP II损伤患者中开展了一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目的是比较假手术与盂唇修复术或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的结局,这些研究者发现,假手术组与唇修复术或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对于SLAP III和IV级损伤,应切除桶柄状撕裂,同时注意保留MGHL,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盂肱关节前方不稳定的发生。对于SLAP IV型损伤,如果肱二头肌肌腱受累面积超过30%,则进行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或肌腱切断术,对于较年轻的患者也进行盂唇修复术。SLAP V和VI损伤采用盂唇修复和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治疗。SLAP VII到X的损伤有时与其他结构的损伤同时发生,除了需要处理唇损伤外,还需要手术评估。除了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外,MGHL修复也用于SLAP VII损伤。SLAP VIII病变通过关节囊重建术处理,而SLAP IX和X病变则进行清创和肩关节稳定术。

图片

结论

图片

使用MR成像或MR关节造影鉴别盂肱关节上象限的正常变异和SLAP损伤是放射科医师经常面临的诊断难题。了解这些所谓的正常变异和病理病变的局部解剖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在许多情况下做出准确诊断,但关于一些变异是真正的发育性和临床无意义的,还是后天获得并伴有临床表现的仍存在争议。关于SLAP损伤,将上盂唇的退行性磨损纳入SLAP损伤显然导致了临床实践中对该术语的过度使用。要完全确定真正的SLAP损伤,需要分析唇异常的精确位置和形态,并确定是否有其他结构受累,包括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盂肱韧带和旋转肌间期。将罗马数字作为SLAP损伤描述的一部分,其临床意义要小得多。SLAP损伤的治疗方法不一,从保守措施到手术干预,不同手术方法的结局不一。参考文献:Chang, E. Y., Fliszar, E., & Chung, C. B. (2012). Superior labrum anterior and posterior lesions and microinstabil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2), 277–294. ↩Loredo, R., Longo, C., Salonen, D., Yu, J., Haghighi, P., Trudell, D., Clopton, P., & Resnick, D. (1995). Glenoid labrum: MR imaging with histologic correlation. Radiology, 196(1), 33–41. ↩Cooper, D. E., Arnoczky, S. P., OʼBrien, S. J., Warren, R. F., DiCarlo, E., & Allen, A. A. (1992). Anatomy, histology, and vascularity of the glenoid labrum. an anatomical study. The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74(1), 46–52. ↩Modarresi, S., Motamedi, D., & Jude, C. M. (2011). Superior labral anteroposterior lesions of the shoulder: Part 2, mechanisms and classifi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97(3), 604–611. ↩De Coninck, T., Ngai, S. S., Tafur, M., & Chung, C. B. (2016). Imaging the Glenoid Labrum and Labral Tears. RadioGraphics, 36(6), 1628–1647. ↩Beltran J, Rosenberg ZS, Chandnani VP, Cuomo F, Beltran S, Rokito A. (1997). Glenohumeral instability: evaluation with MR arthrography. Radiographics.17(3):657-73. ↩Zember, J. S., Rosenberg, Z. S., Kwong, S., Kothary, S. P., & Bedoya, M. A. (2015). Normal Skeletal Maturation and Imaging Pitfalls in the Pediatric Shoulder. RadioGraphics, 35(4), 1108–1122. ↩Kothary, S., Rosenberg, Z.S., Poncinelli, L.L. et al. (2014). Skeletal development of the glenoid and glenoid–coracoid interface 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 MRI features. Skeletal Radiol 43, 1281–1288. ↩Ruiz Santiago F, Martínez Martínez A, Tomás Muñoz P, Pozo Sánchez J, Zarza Pérez A. (2017). Imaging of shoulder instability. Quant Imaging Med Surg. Aug;7(4):422-433. ↩Huber, W. P., & Putz, R. V. (1997). Periarticular fiber system of the shoulder joint. Arthroscopy: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 Related Surgery, 13(6), 680–691. ↩The Glenoid Labrum. Shoulderdoc.co.uk. (2023). https://www.shoulderdoc.co.uk/article/1340 ↩Burkhart, S. S., & Morgan, C. D. (1998). The peel-back mechanism: its role in producing and extending posterior type II slap lesions and its effect on SLAP repair rehabilitation. Arthroscopy: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 Related Surgery, 14(6), 637–640. ↩Park, Y. H., Lee, J. Y., Moon, S. H., Mo, J. H., Yang, B. K., Hahn, S. H., & Resnick, D. (2000). MR arthrography of the labral capsular ligamentous complex in the shoulder.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75(3), 667–672. ↩Modarresi, V., Motamedi, D., Jude, C. (2011). Superior Labral Anteroposterior Lesions of the Shoulder: Part 1, Anatomy and Anatomic Variants.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197:3, 596-603 ↩Giacomo, D. (2011). Atlas of Functional Shoulder Anatomy. Springer. ↩Petchprapa, C. N., Beltran, L. S., Jazrawi, L. M., Kwon, Y. W., Babb, J. S., & Recht, M. P. (2010). The rotator interval: A review of anatomy, function, and normal and abnormal MRI appear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95(3), 567–576. ↩Chung, C. B., Dwek, J. R., Cho, G. J., Lektrakul, N., Trudell, D., & Resnick, D. (2000). Rotator cuff interval: evaluation with MR Imaging and MR arthrography of the shoulder in 32 cadaver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Tomography, 24(5), 738–743. ↩Pouliart N, Gagey OJ. (2005). The arthroscopic view of the glenohumeral ligaments compared with anatomy: fold or fact? J Shoulder Elbow Surg. 14(3):324-8. ↩Bencardino JT, Beltran J. (2004). MR imaging of the glenohumeral ligament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2:11-24. ↩Merila, M., Leibecke, T., Gehl, HB. et al. (2004). The anterior glenohumeral joint capsule: macroscopic and MRI anatomy of the fasciculus obliquus or so-called ligamentum glenohumerale spirale . Eur Radiol 14, 1421–1426. ↩Merila, M., Heliö, H., Busch, L. C., Tomusk, H., Poldoja, E., Eller, A., Kask, K., Haviko, T., & Kolts, I. (2008). The spiral glenohumeral ligament: an open and arthroscopic anatomy study. Arthroscopy: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 Related Surgery, 24(11), 1271–1276. ↩Williams MM, Snyder SJ, Buford D Jr. (1994). The Buford complex–the “cord-like” middle glenohumeral ligament and absent anterosuperior labrum complex: a normal anatomic capsulolabral variant. Arthroscopy. Jun;10(3):241-7. ↩Hita-Contreras F, Sanchez-Montesinos I, Martınez-Amat A, Cruz-Dıaz D, Barranco RJ, and Roda O. (2018).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houlder joint during the embryonic and early fetal stages: anatomical consider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J. Anat. 232, pp422—430. ↩Chauvin NA, Jaimes C, Ho-Fung V, Wells L, Ganley T, Jaramillo D. (2013).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magnetic resonance arthrography of the shoulder in children. Pediatr Radiol. 43:1309–1315 ↩Tena-Arregui J, Barrio-Asensio C, Puerta-Fonollá J, Murillo-González J. (2005). Arthroscopic study of the shoulder joint in fetuses. Arthroscopy: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and Related Surgery, Vol 21, No 9 (September). pp 1114-1119. ↩Snyder SJ, Karzel RP, Del Pizzo W, Ferkel RD, Friedman MJ. (1990). SLAP lesions of the shoulder. Arthroscopy. 6:274-279. ↩Maffet MW, Gartsman GM, Moseley B. (1995). Superior labrum-biceps tendon complex lesions of the shoulder. Am J Sports Med, 23:93-98. ↩Clark RC, Chandler CC, Fuqua AC, Glymph KN, Lambert GC, Rigney KJ. (2019). Use of clinical test clusters versus advanced imaging stud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 suspected SLAP tear. Int J Sports Phys Ther. Jun;14(3):345-352. ↩Familiari F, Huri G, Simonetta R, McFarland EG. (2019). SLAP lesions: current controversies. EFORT Open Rev. Jan 28;4(1):25-32. ↩Mohana-Borges AV, Chung CB, Resnick D. (2003). Superior labral anteroposterior tear: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n MRI and MR arthrography. AJR; 181:1449-1462. ↩Smith, D. K., Chopp, T. M., Aufdemorte, T. B., Witkowski, E. G., & Jones, R. C. (1996). Sublabral recess of the superior glenoid labrum: study of cadavers with conventional nonenhanced MR imaging, MR Arthrography, anatomic dissection, and limited histologic examination. Radiology, 201(1), 251–256. ↩Hunter, J. C., Blatz, D. J., & Escobedo, E. M. (1992). SLAP lesions of the glenoid labrum: CT arthrographic and arthroscopic correlation. Radiology, 184(2), 513–518. ↩Van Steyn, M.O., Mariscalco, M.W., Pedroza, A.D. et al. (2016). The hypermobile lateral meniscu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presentation, imaging, treatment, and results.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4, 1555–1559. ↩Dunham KS, Bencardino JT, Rokito AS. (2012). Anatomic variants and pitfalls of the labrum, glenoid cartilage, and glenohumeral ligaments Magn Reson Imaging Clin N Am 20. 213–228. ↩Tung GA, Entzian D, Stern JB, and Green A. (2000). MR imaging and MR arthrography of paraglenoid labral cysts.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74: 1707-1715. ↩Domos P, Neogi DS, Longo UG, Ahrens PM. (2017). The chondral print sign: what does it really mean? J Shoulder Elbow Surg.Jun;26(6):e188-e192. ↩Patzer, T., Lichtenberg, S., Kircher, J., Magosch, P., & Habermeyer, P. (2010). Influence of SLAP lesions on chondral lesions of the glenohumeral joint. 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 18(7), 982–987. ↩Pearce CE, Burkhart SS. (2000). The pitcher’s mound: a late sequela of posterior type II SLAP lesions. Arthroscopy. Mar;16(2):214-6. ↩Bijayendra Singh, N Baktl. (2017).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uperior Labral (SLAP) Tears of the Shoulder: A Review Article. Acta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2(1): 15-21. ↩Schrøder CP, Skare Ø, Reikerås O, et al. (2017). Sham surgery versus labral repair or biceps tenodesis for type II SLAP lesions of the shoulder: a three-arm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1:1759-1766. ↩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