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事耽搁,搞到现在,才把方子选出来 最开始是看电子书,但是电子书看的不方便,然后买书,看书,筛选方子 选的这几个方子都是外用的,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容易接受 365建站客服QQ:...
总有事耽搁,搞到现在,才把方子选出来
最开始是看电子书,但是电子书看的不方便,然后买书,看书,筛选方子
选的这几个方子都是外用的,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容易接受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选的相对有针对性
我家孩子容易感冒咳嗽,脾胃不好
家里有人高血压,糖尿病
还有就是我们经常会感到身上的疼痛选得活血化瘀的
还有日常的刷牙,洗脸,美容护发的
总体方针就是尽可能的让大众受益,更健康
药材还没有采购,有点多,大家可以自己去药店购买,嫌弃麻烦怕药材不好的,后期做出来成品了再联系大家~~~
以下就是选出来的几个方子,供大家参考~~~
对了,现在公众号有留言功能了,需要什么帮助,可以给我留言~~~
咳嗽敷贴方
选自《浙江中医杂志》
【组成】延胡索 北细辛 白芥子各30克 甘遂末1.5克
【制剂】上药共研细末,加姜汁、米醋、面粉制成药饼6只,每只直径约2~2.5厘米,饼中心用藁水笔杆按约0.8厘米大小的孔穴,在孔内放1~1.5克丁肉散(丁香、肉桂各等分)。
站群论坛【用法】用时将6只药饼用米酷浸泡的纱布包裹,置于患者百劳、肺俞、膏肓3对穴位上
【功效主治】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阴塞性肺气肿。
【临床例证】用上方治疗慢支23例,肺气肿13例(其中伴发肺心病1例),全组36例,经治疗后,显效10例,感冒明显减少,各项症状明显减轻;好转21例,感冒较前减少,各项症状减轻;无效5例。
支气管炎穴位贴敷法
【药物及制备】杏仁20g,百部30g,僵蚕24g,细辛6g。上四味药共研细末,加凤油精12ml,50%二甲基亚矾适量调成软膏。用法:每次取黄豆大一团,置肤疾宁贴膏中心,贴肺俞穴、膻中穴。一日换药1次,7次为1疗程。
【病案举例】童××,女,8岁。有气管炎史,感冒则咳嗽缠绵难愈。现咳嗽20余日,痰多色白,胸闷食少。平素汗多易感冒。脉小滑,苔薄。证属肺卫虚弱,湿痰留恋。予上方贴敷1周,咳止痰除。嘱常服玉屏风口服液以增强卫外功能,杜绝复发。
按:儿童反复感冒咳嗽,在临床较为常见。初起以“宁嗽贴膏”(方法见内科)贴双足涌泉,效果显著,迁延不愈者,则用上方贴敷,可收化痰止咳之效。有气喘痰鸣者可加白芥子、法半夏以增强平喘化痰之功。为杜绝复发,必须增强儿童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常服玉屏风口服液,可达预期疗效。
健牌香袋
【组成】藿香 苍术 白芷各10克 山奈12克 砂仁 广木香各3克 扁豆 冰片 茯苓各15克
【制剂】上药共研细末,装入布袋。【用法】白天佩戴在胸前,夜间放在枕边。15日换药1次。
【功效主治】芳香健脾。治疗小儿厌食症。
【临床例证】谷某,男,4岁。食欲不振2月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好卧懒动,时有腹泻,舌淡少苔,脉细弱。用健脾香袋1个月后,患儿纳食渐香,续用1月,饮食正常,体重增加,诸症悉除。
温中散贴脐
药物:吴茱萸4g,肉桂4g,干姜6g,炒苍术10g,陈皮6g,白蔻仁4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适量以温开水调如厚糊状,涂满脐眼,上盖以“肤疾宁贴膏”,两天换药1次,15次为1疗程。病案举例:汪××,男,4岁。夏季过食棒冰、雪糕等冷饮,入秋食欲明显减退,近月来伙食减少,多食则欲泛恶,纳入腹胀,大便稀溏,神疲乏力,面色眺白,苔薄白腻。此乃寒湿内滞,脾阳受遏之故。予温中散寒,运脾化湿为治,改内服为外治,拟上方加厚朴6g,研末水调敷脐。半月后纳增、胀减,精神渐振,一月后恢复健康。
按:此方适宜于脾胃虚寒、寒湿内滞之厌食症。小儿厌食必然厌药,因此最宜用外治法,兜肚、香囊以及贴脐,患儿易于接受,疗效亦颇为理想。
朱倍散
【方药组成]朱砂 3g,五倍子9g。
【制用方法]上药研末(可按此比例研末备用),先将脐心洗干净,然后将朱倍散放入脐中,用大块(5cmX5cm 以上)胶布粘紧密封即可(可用少许醋调匀,不用亦可)。
[功效]收敛止汗。【适应病症]各种盗汗症。[方 解]贴脐疗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脐为神阙穴,位于任脉之经,任脉为阴经脉气所汇聚,为诸阴之海,有充养和总调阴经脉气的功能,对诸阴经有主导和统率作用,能回阳、固脱、强壮、调节、溢蓄阴精,运肠胃之气、化寒湿积滞。朱倍散中朱砂微寒,入心经、善清心热,纳浮留之火而安神;五倍子酸咸而寒,性敛,入肺肾经,有燥湿,敛肺,涩肠之功。朱砂、五倍子研末敷脐,通过神阙穴调节心肺肾之阴气,泄阴火,固阴精,使心肾相交,心火自平,营卫调和,腠理固密,湿浊能敛,盗汗自止。
[临床应用]盗汗可见于各类不同性质疾病。笔者曾用于①气阴两伤,痰热内蕴的肺气肿;②外感余热未清;③肺肾阴亏如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病例。病因不同,但都能取效。
【注意事项]无不良副作用。一般1夜见效,可连续使用5~10天。
疗效]已治愈10多例严重盗汗患者,其中4例是经用多种治汗法未效而用本法取效。
[典型病例]李某,女,53岁。患者有慢性咳嗽史七八年,气促4年,伴有心悸,活动后上述症状加甚,间歇性浮肿1年,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感染,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Ⅲ级。于1976年9月,因咳嗽气促,心悸浮肿加重而入院。住院期间,盗汗日渐严重,每晚汗出湿透4件衣服。面色萎黄,心烦失眠,梦多。舌淡暗,苔微黄厚腻,脉弦缓。此属气阴两伤,痰热内蕴。用过阿托品治疗未效。中药先后用过化湿止汗及益气养阴固表止汗法,效果亦不理想。于11月7日用朱倍散,先将脐心洗干净,然后将药散放在脐中,用胶布密封。此法治疗1周,盗汗已愈,后按病后体虚调理。
[来 源》张振波献方。
糖尿病脐疗方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引李忠方
【组成】石膏5克 知母2克 生地0.6 克 党参0.6克 炙甘草2克 玄参1克 天花粉0.2克 黄连0.3克 粳米少许
【制剂】上药制为粉剂,放阴冷处保存备用。
【用法】上药取粉250毫克,加盐酸二甲双胍40毫克,混匀敷脐,上盖以药棉,外用胶布固封,每5~7日换药1次,连用6次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益阴,培土补气,生津止渴,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
【临床例证】用上方治疗一糖尿病史8年的患者,降糖药治疗无效,对胰岛素过敏。用上方治疗3个疗程,临床治愈。
清脑降压防瘫防痴药枕
【方药组成]杭菊花500g,荷叶300g,草决明子300g,白矾300g,槐米200g,青葙子200g,山楂核200g,川芎200g,白芷 50g。
【制用方法]以上药物均为干品,将草决明、白矾、山楂核、川芎、白芷打碎,荷叶剪碎,然后将诸药混合装入棉布制成的袋内即成。一般半年换一新药枕。睡时尽量使头部接触药枕。
[功 效]清热解毒,活血通络,降脂。
[适应病症]高血压,脑血栓,老年性痴呆。
[方解] 本方具有凉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络作用,通过药物与头部持久接触和营养吸收,不仅利于消除炎症,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并可促进脑血管微循环,改善脑缺氧状况,促进脑细胞新陈代谢,以利于脑细胞得到新生和康复。
【临床应用]高血压、脑血栓、老年性痴呆近几年发病率较高,一旦患病治疗很难痊愈,且易复发。故遇患而治不如防患于未然。清脑降压防瘫防痴药枕通过头部皮肤毛孔持久作用于病处,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改善脑组织的血液循环供应状况,降低血液黏度,使机体处于低凝状态。从而达到筋壮、气血畅,顽疾除。是目前一种防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非常理想的有效方法。
[典型病例]郝某,女,45岁。患高血压5年余,经常头晕头疼,四肢乏力,血压经常在150mmHg以上,常服降压片、尼群地平片等多种降压药物均未效。经枕用清脑降压防瘫防痴药枕半年后,睡眠好头脑清,未吃任何降压药,血压经常维持在120/75mmHg左右,追访3年血压正常未复发。
[来 源] 史文同献方。
固齿秘方《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生大黄 熟大黄 生石膏 熟石膏 骨碎补 杜仲 青盐 食盐各30克 明矾 枯矾 当归身 各15克
【制剂】上药共研细末。
【用法】每天展起用此散擦牙根,约五分钟后,用冷水漱口吐出。
【功效主治】补肾养血,杀虫解毒,泻火固齿。用于牙齿的保健。
【临床例证】此方是我家(清·黄幼农)秘传,自先曾祖以来,家人均用此方,至老不缺一齿,且从无牙痛之患。现家中老母亲已八十岁,牙齿牢固,毫无动摇。
按语:此方是江右黄幼农家传而为清宫访得,用于西太后牙齿保健。
脱屑洗剂
[方药组成] 黄柏 50g,黄芩25g,苦参25g。
[制用方法]上药煮煎成溶液,浓缩为250ml,另加防腐剂即可。
【功 效]消炎、止痒、脱脂、脱屑、杀菌、抑止霉
菌生长。
[适应病症]头部银屑病,毛囊炎,脂溢性皮炎,单纯头皮糠疹,头癣。
【方解]黄柏、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溶血性链球菌和各种球菌、杆菌有抗菌作用,对白色癣菌、念珠菌有抑制作用;苦参有抗大肠杆菌、杀灭滴虫、抗真菌作用。
【临床用法]将脱屑洗剂溶液5ml倒入备有一盆温热水中,将头部浸泡1~3分钟后,用洗头膏洗,然后用清水洗净。
【注意事项]按上浓度使用,千万不能自己加大强度,禁忌外擦和内服。
【来 源]刘玉梅献方。
治斑秃方《中医杂志》
【组成】红花60克 干姜90克 当归 赤芍 生地 侧柏叶各100克
【制剂】上药切碎,放入75%酒精3升中密封浸泡10日,过滤去滓即成。
【用法】外揉患处,1日3~4次。
【功效主治】活血养血生发。治疗斑秃。
【临床例证】用本方治疗33例斑秃,治愈或基本治愈21例(毛发全部长出或仅留少许稀疏茸毛区);显效6例(80%以上秃发区毛发生长);好转2例(秃发区有稀疏毳毛生长);无效4例。注:此方方名为编者所加。
玉容粉 《验方新编》卷一
【组成】绿豆500克 荷花瓣60克(晒干)滑石白芷 白附子各15克 冰片 密陀僧各6克
【制剂】上药共为细末。
【用法】早晚洗面后擦之。
【功效主治】祛风清热,除斑美容。治疗雀斑,粉刺,酒渣鼻,面上一切斑点。
痛经散
[方药组成] 肉桂、元胡、细辛、小茴香各等份。
【制用方法]上药共研细末,温水或黄酒调成糊状,并加二甲基亚砜数滴和匀,敷脐部加温,于经前3天,每日1次,治愈为止。
[功效]用于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久不受孕。
[方 解]方中肉桂、小茴香、细辛温经散寒止痛,
元胡理气活血止痛,二甲基亚砜能增加皮肤渗透作用。
【临床应用]妇女经前或经行期小腹疼痛,得热痛减,经色紫暗,或夹紫血块,或冷汗昏厥,或畏寒肢冷,或呕吐便溏,带下清冷量多,舌苔薄白,脉沉或弦。中医认为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不通则痛”的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多与精神因素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及物理刺激等原因导致子宫痉挛性收缩有关。故用温通药物,能抑制或缓解痉挛,达到“通则不痛”之效。
[注意事项]使用本方2次后效果不显者,应急宜采取其他治疗措施,若属热证者不宜用此方。
[疗 效]以经行腹痛消失为显效,疼痛减轻为有
效,腹痛不减为无效。结果:治疗57例,其中显效35例(用药1次17例,2次11例,3次7例),有效17例(用药1次8例,2次5例,3次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1%。
[典型病例]李某,女,16岁,学生。14岁月经初潮,周期尚准,经行第1天腹痛剧烈,甚则昏厥呕吐,冷汗淋漓,不能上课,经行不畅,色紫暗,每次均需服止痛剂或行针刺、理疗等方能缓解。自1992年3月经脐敷此药加温后疼痛明显减轻,连续治疗3个周期,每次贴敷5天,痛经痊愈,至今未发。
【来 源]潘玉华献方。
抗骨质增生热敷方
【方药组成]伸筋草15g,透骨草15g,五加皮10g,海桐皮 10g,刘寄奴10g,红花10g,苏木6g,川断6g,黄柏6g,牛膝6g。
【制用方法]将上药装入纱布袋内,每次2包。每包加入白酒10~15ml后,置人空罐内盖好,放入水中炖热后,先取1包热敷患部,凉后再换1包热敷40分钟,1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 效]使增生之骨质软化,以达控制至消失。
[适应病症]颈椎综合征、肥大性脊柱炎、椎间盘突出症、骨刺等骨质退化致疼痛,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疼痛难行等热敷即可见效。
【注意事项]皮肤病或溃破者勿热敷。
【疗 效] 治疗1590例,有效率达92.5%。
[典型病例]林某,男,58岁。颈4~5椎骨质唇样增生,转侧活动不利,酸麻反射至上肢,疼痛。经热敷后症状逐渐消失,1个月后痊愈,又巩固1个月,已5年未见复发。
[来 源]陈水成献方。
千里健步散 《外科正宗》卷三
【组成】细辛 防风 白芷 草乌各30克
【制剂】上药研为细末。
【用法】每用少许,撒于鞋底。行走后自不费力,不再作肿。
【功效主治】健步行远。治疗远行两脚肿痛。
前列腺增生脐法
【药物】大黄10g、黄柏10g,土茯苓15g,蒲公英15g,乳香6g,川牛膝10g,土鳖10g,王不留行1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以30%二甲基亚硕适量调成软膏,装塑料盒内备用。每晚取药膏涂满脐眼,用肤疾宁膏覆盖,以手心按压加温5分钟,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3天。
病案举例:李××,男,65岁,农民。近3月来腰疼,夜尿频多,尿流变细无力,尿后淋沥不净,会阴部胀痛不适,B超检查提示前列腺体积增大,有残余尿少量,嘱用上方敷脐,1疗程后恙情有好转,共治3疗程,而小便如常。
按:本方以大黄、黄柏、土茯苓、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散结;乳香、牛膝、山甲、王不留行行气活血,通络利窍,符合本病湿热蕴结,瘀血阻滞之病机,故而奏效。
可以扫码咨询,可以在下面给我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